收起
立即使用
Thomas Wilmer Dewing
A Lute Player
时间:2023年7月14日 周五晚 7:30开始
地点:模范书局诗空间 西城 佟麟阁路
费用:二维码内有说明(含可续杯柠檬水)
咨询:微信 jesulord / 电话 18548905621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购买页面
因场地面积有限,每场接待最大人数有限
在文艺复兴时期,和早期巴洛克时期,有大量画家创作过含有鲁特琴作品的作品(天使or吟游诗人等体裁),鲁特(lute)曾被一度认为来自天堂的声音
关于“模范书局·诗空间”
这是 模范书局·诗空间 的故事,被设计为教堂,被变成仓库,再被变成现在的书店。
关于“赋格·1号店”
鲁特琴(LUTE)也称琉特琴,是一种曲颈拨弦乐器。一般这个词主要指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在欧洲使用的一类古乐器的总称,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风靡的家庭独奏乐器。另外在广义的乐器分类中,把类似的乐器统称为“琉特属”,此时就不限于年代国别,因此吉他、中国琵琶、日本琵琶等都可以包括在内。
他的源起与名称来自于阿拉伯人的 “Al’ud”, 约在9-10世纪间经由回教徒传入欧洲,阿拉伯文Al‘ud原意为木头,这种梨型的拨弦乐器,与亚洲的琵琶, 乃至日本的biwa有着共同来自西亚的源头。
当日曲目
作者:Sylvius Leopold Weiss 1687-1750
作品名:a moll Suite a小调组曲号
- Entree 序曲
- Courant 库郎特
- Musette 慕赛特
- Sarabande 萨拉班德
- Menuet小步舞曲
- Paisanne帕萨尼
作者:Sylvius Leopold Weiss 魏斯
作品名:C DurSonata NO.38 C大调组曲12号
- prelude前奏曲
- Allemande阿拉曼德
- Courante库朗特
- Bourree布列
-Sarabande萨拉班德
- Menuet小步舞曲
- Presto急板
作者: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6-1750 巴赫
作品名:BWV995
- prelude前奏曲
- Allemande阿拉曼德
- Courante库朗特
- Sarabande萨拉班德
- Gavoette | 加沃特I
- Gavotte IIde 加沃特II
- Gigue吉格
Weiss的名字有两种不同的写法:Silvius或Sylvius。
米歇尔·卡丹(Michel Cardin,加拿大的鲁特琴演奏家也曾就就读与科隆音乐学院,和我的教授是同学他的事情以后我们详细了解)非常详细和清楚地解释了这一点,所以我想在这里引用他的话:我们唯一拥有的西尔维乌斯·利奥波德·魏斯的肖像铜板画是巴尔托洛梅奥·福林(莱比锡1766年)的铜版画。铜版画是在巴尔塔萨·丹纳(Balthasar Denner)大约1730年的一幅画之后制作的,目前这幅画已经丢失。在铜板画下的铭文写了Sylvius。
巴尔托洛梅奥·福林(Bartolomeo Folin)的铜版画
1766年,在Balthasar Denner(约1730年)的画作之后
也许因为这个铭文,他的名字在音乐百科全书和其他出版物中标识为Sylvius。但Weiss本人在信中所写的名字是Silvius。
其实这两种拼写都是正确的。y对应于Sylvain,Sylvio等现代欧洲拼写。另一方面,i更适合拉丁语后缀-us的逻辑,这在18世纪的德国艺术家中非常时髦。例如Wolfgang Amadeus Mozart中的Amadeus也可写做Amadius。对于Weiss名字拼写我们不做过多的阐述,毕竟只是一个字母问题无伤大雅,而且我也并没有做过此类研究,仅是单纯的听米歇尔说到过一次。
巴赫的鲁特琴作品分为995.996.997.998.999.1000.1006a这几部。当然起创作顺序并非后人所为其制定的编号那样。巴赫为魏斯所创作的第一套鲁特琴组曲是996大概在1707-1717年这个时段有他的亲笔签名,现在手稿收藏在柏林的博物馆中。巴赫本身并不会演奏鲁特琴,他所写的鲁特琴组曲都是在键盘乐器上完成的,由于缺乏对这乐器的了解,所以他做写的第一套鲁特琴组曲是几乎不可能在鲁特琴上演奏的,即便后来经过了魏斯的改编996仍然是极其的难以现场演奏。
999这首前奏曲据说可能是来自于Kellner(1705-1772)的作品翻录现在原手稿也收录于柏林博物馆。995是巴赫有签名的第二套鲁特琴作品,创作于1727-1731年之间。其有两份手稿一份五线谱版本一份鲁特指位谱版,先分别收录于布鲁塞尔和莱比锡的博物馆中。
1000这首赋格也并未找到巴赫本人签名的手稿版本,而是在Chr.Weyrauch(1694-1741)的作品中所收录。
1006a这套组曲创作于1735-1740年间,与小提琴无伴奏组曲中的1006并无很相似,现收录于东京一所大学的博物馆中。
997这套组曲虽然没有巴赫本人签名的手稿版本但有五个历史的手稿谱留存,其中一套有C.P.E.BACH的签名,所以目前并不能确定这套作品是否是J.S.BACH所写,创作于1737-1745年间,现收录于柏林博物馆中。
998是巴赫为魏斯所写的最后一套鲁特琴作品,1740-1745年间创作,不过很遗憾的是据说手稿送到魏斯手中时,魏斯已经离世。现收录于东京博物馆中。
关于巴赫是否真的有特意为鲁特琴创作过作品和部分是否为JS.BACH所创作,以及他与魏斯的关系,一直是我们现代人所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历史问题我们并不得而知,在我看来这些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伟大悦耳的作品被留存了下来,让我们今天还有机会可能听到这些历史的声音。对于巴赫的鲁特琴组曲有很多的改编版本,因为当初那些有留存的巴赫手稿乐谱在鲁特琴上很难以实现演奏,魏斯的改编版也极其困难。
对于现存的原版乐谱在鲁特上演奏的最大问题基本可以分为三点
1,音域范围
比如BWV997中有四个半八度的跨越,即便鲁特琴乐器本身可以承受这个音域,但实际演奏者很难去演奏,并且一些音的保留十分的困难,因为鲁特琴演奏者只有左手的四个手指可以去按音。
2,大跳跃的连续低音和定弦
比如BWV995作为一个g小调作品他的低音G在鲁特琴中是没有的,所以只能被迫把这个低音向上一个八度,对于听感有一定影响而且实际演奏中,这是一个从13弦到7弦的快速大跳跃有一定的难度。
3,音符的对位和保留
这是演奏者面临的最困难的挑战,大家都知道巴赫的作品可以说是复调音乐的巅峰,这就导致了这些鲁特琴作品也同样被谱写了十分丰满的音符,在演奏时复调的清晰度和强弱渲染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同时为了保持对位有时不得不把仅有的用于演奏的四根手指变的十分扭曲,而且巴洛克鲁特琴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容易出错的乐器,所以巴赫的鲁特琴组曲有很多不同调式或者有所简化的改编版,有一些调式改编版还是不错的,不过简化版虽然容易演奏,但舍去了很多该有的对位便使这作品失去了原有的灵魂。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只为简述)。
- 张树强
时间:2023年7月14日 周五晚 7:30开始
地点:模范书局诗空间 西城 佟麟阁路
费用:二维码内有说明(含可续杯柠檬水)
咨询:微信 jesulord / 电话 18548905621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购买页面
因场地面积有限,每场接待最大人数有限
赋格微信群:in FUGUE we trust
加入方法:微信添加账号 jesulord 为好友,之后我们会拉您入群
座位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