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week维科网,是中国高科技行业领域具有深度影响力的门户网站和服务平台。现拥有行业会员1000万余名,网站及时报道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大事件,举办各类行业活动,并提供广告、PR 数据、人才、培训、展览和会议、内外贸、产品直销与采购、行业咨询、研究报告、投融资等整体和专业的服务。
-
上海励科展览有限公司是国内的科技类型展览主办方之一,优质行业资源包括:金融科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通信、VR/AR、数字感知、黑科技、车联网、零售科技等领域。
-
Shenzhe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Association (abbreviated as SZIUR)
-
深圳市智能化学会(Shenzhen Intelligentization Academy”,简称“SZIA),成立于2012年,以珠三角从事智能化及相关技术的科研、教学、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个人和单位自愿结成的、经深圳市民政局依法登记注册成立的、具有学术性、公益性、科普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的一部分,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智能化学术团体之一,是发展我国智能化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
一家国际化创新型机构,致力于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前沿研究与产业落地。
-
立方匯前身为深圳前海立方,成立于2009年,2018年公司战略升级,成立集团品牌——立方匯。集团定位为“城市海外人才整体运营商”,致力于打造海外人才价值开发的闭环体系,构建服务入口、大数据平台、智库后台的一体化人才服务生态圈;旨在帮助海归、外商、名校博士等海外人才在中国大陆的职业和事业发展。
立方匯
-
智次方,是专注于智联网(AIoT)领域的“研究型智能产业服务平台”。自2012年创建以来,始终致力于将自身塑造为万物互联时代的专业智库,以践行“引领智能生态重构,赋能企业升维创新”的使命。
当前,智次方面向物联网产业提供高价值、高精准的媒体宣传、会展活动、研究咨询、投融资对接等综合服务,旗下拥有“物联网智库”、“物联网头条君”等媒体品牌,综合性门户网站www.iot101.com,“挚物智联网产业研究院”,以及产业资源开放平台“智吱屋”小程序等品牌。
-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是中山大学在深圳成立的事业单位,连续十四年获得了深圳市科创委授予“优秀研究院”称号。研究院积极落实建设“国家-省市-校院”多层次的创新载体平台体系,引进落户3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创建6个省级科研平台和若干市级创新平台。
研究院深度融入深圳产业创新,与包括华为、创维、英飞拓、欣旺达等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涉及图形图像处理、区块链技术、信息安全、大数据、投资孵化等领域。在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指导下,连续八年开展深圳市紧缺人才培育计划“深圳市创新型企业资本运作高级研修班”,同时开展“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班”、“专精特新领导力班”等项目,为深圳市培育近千名创新型企业家,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力。研究院在双创方面连续八年承办国家省市区主办的双创大赛,获得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执行单位”等荣誉。未来,研究院致力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基地。
-
OFweek维科网是一家高科技行业综合门户,现拥有行业会员1000万余名,OFweek各行业网站及时报道行业动态、行业大事件,深入跟进行业热点,提供行业会员全面的资讯、技术和管理资源。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997年,在我国光学界泰斗王大珩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将“光学工程”列为工学一级学科。作为一门理工交叉的学科,光学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如今光学工程已发展为以光学为主,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如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学与光纤传感、光探测、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热成像、光电测量、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这些分支不仅使光学工程学科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且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产业。
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春、上海、北京、合肥等地的科研单位就开始激光技术的研究,70年代武汉开展了光通信技术的研究,90年代,激光加工、光存储、光通信等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光学界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倡导和带领下,在国家“863”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彰显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型光学工程先后完成,造福人民生活的光学产品实现产业化,我国光学技术和产业规模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小。尤其在激光、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等领域己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截止2013年,我国在光学工程领域己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属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中心数十个。在全球光学工程技术及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而且光学工程领域产业规模也已达到千亿元以上。
2014年国家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强国梦想”的精神,打造科技强国需要大力推动和发展光学工程事业。为提高我国光学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化转型、培养尖端光学工程人才实现我国科技强国梦想,并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金国藩院士、张履谦院士、杜祥琬院士、庄松林院士、姜文汉院士、龚惠兴院士、王家骐院士、许祖彦院士、姜景山院士等30位光学界德高望重的院士联名倡议,由国家民政部提出申请,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这是继王大珩院士提出建立“光学工程”一级学科以来,我国光学工程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是基于原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委会成熟的工作团队和专家资源,走过40多年发展历程,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委会举办过百余次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有举办国际光电展览会、进行特色工程化和产业化对接洽谈活动的经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等国际著名学术团体有多年友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将秉承“创新、协同、求真、务实”的宗旨,团结和带领光学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产学研大平台,推动技术创新、注重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与工程应用。以学术交流、工业展览、技术评估、项目转化、教育培训、印刷出版、信息网络等多种形式为提高我国光学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化转型、培养光学工程领军人才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