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
-
创刊于2006年12月。中国最早专注投融资报道的财经新闻月刊。聚焦中国企业、投资机构投融资行为及投融资领域深度政策分析。
杂志理念:专业 深度 独立
-
InfoQ(Information Queue)是一个在线新闻/社区网站,旨在通过促进软件开发领域知识与创新的传播,为软件开发者提供帮助。
-
共同发现区块链世界的伟大价值。
-
100万媒体人、新媒体人社群
-
玛娜花园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数据银行,为用户提供跨平台、跨应用自由划转、存取个人数据的服务。通过玛娜花园提出的个人数据资产的量化商用算法标准,玛娜花园将成为用户数据资产托管平台,将帮助用户领取数据资产有偿授权而产生的数据红利。
-
数据猿(www.datayuan.cn)是一家关注大数据行业的新媒体网站,励志成为专注大数据行业的第一服务媒体。
我们关注国内外大数据行业最前沿的新闻动态,深度研究与分析大数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关注大中型企业也青睐小而美的创业公司,愿意以媒体的角色与价值同大数据领域内的企业一同成长、发展,在携手共进
-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嘉年华
-
根据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学于2002年6月成立法学院,并投资2500万元进行一期建设,开启了上海交通大学法学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从这一年,法学院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跃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法学院之一。在坚持本科教育这个中心的同时,法学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先后取得了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7月31日,廖凯原基金会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捐赠协议,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总额不少于3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建设一流法学院,以在交大徐汇校区建造新法学大楼、延揽法学名师、塑造学术品牌、培养治国之才和学术精英,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教育发展开创了全新的机遇。2008年9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同时冠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以铭志廖凯原基金会的义举。
2010年7月,上海交大法学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10月,上海交大法律硕士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地区唯一入选全国法律硕士类的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获准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在努力进入主流的同时,法学院还积极开拓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国际化道路。2010年,法学院同时开设了独创性的“3+3”法科特班和面向海外留学生的中国法硕士项目。法科特班的实践获得了教育部的肯定,目前已从本院招生逐步扩大为校外招生。而在中国法硕士项目的基础上,法学院已全面设立了各类国际项目。 2012年秋,首批攻读S.J.D.学位的留学生入学。
201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海交大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点覆盖所有的二级学科,至此,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法律教育层次更上一个台阶。同年,交大法学院获批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法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入选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应用-复合型”基地和“涉外型”基地。同年,《交大法学》获得刊号作为学术杂志正式发行。
依照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规划,法学的定位是交大的未来优势学科和强势学科,是交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大文科建设“有选择追求卓越”的重点之一。为实现交大发展的既定目标,凯原法学院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且廖凯原基金会的捐赠也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教育发展开创全新的机遇,这些都为将交大法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培养法学精英人才的法学重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IT高管会由5000多名活跃的会员和30万注册用户组成,采用实名制、推荐制。会员均为企业副总及以上职务,会员企业几乎覆盖了整个IT产业链,覆盖国内智能终端业界的大部分企业及IT行业部分主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