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备受重视。中国跨境电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和潜力继续释放,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8210亿元,增长19.9%。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贸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重要渠道,是贸易方式创新的重要趋势。当下,在中国努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的战略新通道作用助力中国制造品牌出海显得尤其重要。
数字贸易新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在跨境电商新的赛道上,品牌出海企业机遇无限,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中国产品成为中国品牌,我们一起将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
-
雨果网(www.cifnews.com)——跨境电商新媒体,专注跨境出口电商、跨境进口电商、传统外贸、国际市场的新闻报道,更多请关注雨果网微信号cifnews
-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36氪是一家以媒体为旗帜的新经济服务集团,以长期报道、服务和陪伴中国新经济参与者、提高中国商业效率为使命。创立13年以来,36氪跟踪报道了十多万家初创企业,其中一部分如今已成长为带领行业跃升,推动新经济增长的商业引擎。36氪不断拓宽边界,从生产传递信息逐渐转型到提供企业服务,旨在以自身影响力进一步推动社会创新、促进商业文明。
-
蜗牛工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一直致力于帮助优秀企业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数字经济产业布局。蜗牛工场集聚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需求,与行业龙头企业、研究院和商协会机构共同打造关键技术平台、资源条件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等数字经济产业通用型高层次重大平台,构建创新型数字经济企业全链条服务体系。面向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创业服务需求,构建知识型高端科技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国际化、高端化科技服务能力。加强数字经济产业领域智库建设,汇聚多方力量,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鼓励建设数字经济产业融资服务平台,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增强金融服务数字经济产业能力。同时也积极承接或谋划一批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高端展会论坛,提升深圳市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影响力。
-
Morketing是一家集内容和服务于一体的移动营销综合平台。目前业务主要涵盖四个方面:行业资讯、技术、经验、案例等内容分享;行业人物、公司和产品等数据汇集和查询;营销词典、百科及问答;提供人事动态和招聘交流服务。
-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跨境电商分会作为宣传和贯彻国家跨境电商发展战略举措和有关工作方针的重要载体,旨在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面跨境电商资源,搭建系统、完善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和外贸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专业的政策咨询、人才培训、业务指导、资源对接、会议会展等服务,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
创业邦是领先的国际创新生态服务平台,为高成长企业、金融机构、产业园区、 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的媒体资讯、数字会展、数据研究、创新咨询、教育培训、 资本对接等服务。
公司及旗下基金获得IDG资本、DCM、红杉中国、北极光创投、顺为资本、腾讯 投资、盛景投资、宜信、GGV等10余家世界顶级投资机构支持,并形成长期紧 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
对接新电商渠道资源,让好物 上链接,创亿新风口 ,华北直播电商蓄水池!
-
深圳市方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智能教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注册商标为“方直金太阳(KINGSUN)”,国内A股股票代码300235。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让教育管理者及老师提升管理及教学效率,让学生享受学习乐趣。方直科技已持续深耕教育30年,以数十年技术沉淀奠定智能教育的领先地位,成为智能教育龙头企业。旗下全资子公司木愚科技致力于数字世界的建设与服务,基于虚拟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数智”人、数字内容和场景,业务覆盖教育、金融、传媒、文旅等多个行业。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997年,在我国光学界泰斗王大珩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将“光学工程”列为工学一级学科。作为一门理工交叉的学科,光学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如今光学工程已发展为以光学为主,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如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学与光纤传感、光探测、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热成像、光电测量、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这些分支不仅使光学工程学科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且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产业。
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春、上海、北京、合肥等地的科研单位就开始激光技术的研究,70年代武汉开展了光通信技术的研究,90年代,激光加工、光存储、光通信等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光学界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倡导和带领下,在国家“863”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彰显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型光学工程先后完成,造福人民生活的光学产品实现产业化,我国光学技术和产业规模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小。尤其在激光、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等领域己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截止2013年,我国在光学工程领域己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属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中心数十个。在全球光学工程技术及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而且光学工程领域产业规模也已达到千亿元以上。
2014年国家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强国梦想”的精神,打造科技强国需要大力推动和发展光学工程事业。为提高我国光学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化转型、培养尖端光学工程人才实现我国科技强国梦想,并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金国藩院士、张履谦院士、杜祥琬院士、庄松林院士、姜文汉院士、龚惠兴院士、王家骐院士、许祖彦院士、姜景山院士等30位光学界德高望重的院士联名倡议,由国家民政部提出申请,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这是继王大珩院士提出建立“光学工程”一级学科以来,我国光学工程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是基于原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委会成熟的工作团队和专家资源,走过40多年发展历程,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委会举办过百余次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有举办国际光电展览会、进行特色工程化和产业化对接洽谈活动的经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等国际著名学术团体有多年友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将秉承“创新、协同、求真、务实”的宗旨,团结和带领光学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产学研大平台,推动技术创新、注重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与工程应用。以学术交流、工业展览、技术评估、项目转化、教育培训、印刷出版、信息网络等多种形式为提高我国光学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化转型、培养光学工程领军人才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