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建材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认证项目,是国家建筑材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正式立项项目。国家建筑材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是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部)批准成立的,主要负责全国建筑材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鉴定合格人员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中心旗下现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的评价认定机构及建材行业职业能力评价机构80余家。中心自成立以来,承担了人社部委托的99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工作,组织编写和修订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余个,开发了配套培训教材和大纲及试题库50余种。培养了考评人员3000余人,督导员100余人。迄今为止累计发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近20万本。组织推动了行业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根据国务院职业资格改革工作要求,中心转变职能,负责组织实施建筑建材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以及行业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工作,对评价合格人员发放职业技能证书。
-
以声博物,用声传情。
-
WBA世界区块链联盟是由世界各国商协会、联盟、高校、研究机构、数字经济企业发起成立的组织。
-
PT EXPO CHINA 2024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997年,在我国光学界泰斗王大珩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将“光学工程”列为工学一级学科。作为一门理工交叉的学科,光学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如今光学工程已发展为以光学为主,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如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学与光纤传感、光探测、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热成像、光电测量、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这些分支不仅使光学工程学科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且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产业。
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春、上海、北京、合肥等地的科研单位就开始激光技术的研究,70年代武汉开展了光通信技术的研究,90年代,激光加工、光存储、光通信等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光学界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倡导和带领下,在国家“863”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彰显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型光学工程先后完成,造福人民生活的光学产品实现产业化,我国光学技术和产业规模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小。尤其在激光、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等领域己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截止2013年,我国在光学工程领域己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属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中心数十个。在全球光学工程技术及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而且光学工程领域产业规模也已达到千亿元以上。
2014年国家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强国梦想”的精神,打造科技强国需要大力推动和发展光学工程事业。为提高我国光学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化转型、培养尖端光学工程人才实现我国科技强国梦想,并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金国藩院士、张履谦院士、杜祥琬院士、庄松林院士、姜文汉院士、龚惠兴院士、王家骐院士、许祖彦院士、姜景山院士等30位光学界德高望重的院士联名倡议,由国家民政部提出申请,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这是继王大珩院士提出建立“光学工程”一级学科以来,我国光学工程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是基于原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委会成熟的工作团队和专家资源,走过40多年发展历程,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委会举办过百余次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有举办国际光电展览会、进行特色工程化和产业化对接洽谈活动的经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等国际著名学术团体有多年友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将秉承“创新、协同、求真、务实”的宗旨,团结和带领光学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产学研大平台,推动技术创新、注重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与工程应用。以学术交流、工业展览、技术评估、项目转化、教育培训、印刷出版、信息网络等多种形式为提高我国光学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化转型、培养光学工程领军人才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
《时代建筑》杂志(双月刊)创建于1984年,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至今共出版近150期。《时代建筑》以繁荣建筑创作、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以“时代性、前瞻性、批判性”为办刊特征,以“中国命题、世界眼光” 为其编辑定位。
-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工业和信息化分会联合有关部门、地方协会、领军企业和上下游企业,重磅推出全国首个中国数字装饰百人会,通过建筑装饰行业数字化转型上云行动倡议,共同构建“政府支持-协会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系统支撑-多元服务”的联合推进机制,以带动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提升转型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构建数字化技术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链,形成“数字引领、携手创新、合作共赢”的数字化生态共同体,支撑建筑装饰企业高质量发展,让数字化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推动建筑装饰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
【未来建筑】坚信科技引领行业新生。作为一个新兴的建筑产业领导者社群,我们致力于连接行业资源,引领创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业内人士的交流与合作,为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潜能。
-
AIM(恺慕)建筑设计事务所,由Wendy Saunders和Vincent de Graaf于2005年共同创立,拥有一支对设计充满激情的国际化团队。
AIM的项目范围涵盖建筑、室内、及产品设计,在理念和实践中追求高度统一性。AIM总部位于上海,并在欧洲设有分部,兼具本土意识与国际视野。
我们追求严谨而专注的设计, 聚焦每个项目的独特性。将设计理念融入环境肌理,平衡设计愿景与可操作性间恰到好处的尺度。
AIM操刀的空间拥有强烈叙事与高辨识度,大胆、有趣、富有韧性。项目兼顾高度落地性和精致的细节。我们探索每一种材料的可能性,全力以赴地投入每一次创造的热情之中。
-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原名《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创刊于1994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率先介绍该领域技术的期刊。期刊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智能分会协办的综合性专业技术刊物。《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为月刊,规格为大16开,成品尺寸210mm×285mm。1994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10-1392/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405;邮发代号:82-729)。期刊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国内主流数据库。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栏目主要有:综述;支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通信技术、遥测遥控遥感、自动化技术);规划管理(智慧城市规划设计、ppp、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特色小镇);数字化与信息化;环保节能;建筑智能化;城市设施智慧化(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管线建设过程中的智慧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