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简称“北安协”)成立于2005年8月,是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北京市公安局是协会上级业务监管单位。2019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支部,并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5A级中国社会组织。在政府部门指导下,在会员企业支持下,利用专家委员会的智库资源,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持续引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
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是作为极具规模及影响力的光电产业综合性展会,同期六展覆盖信息通信、激光、红外、紫外、精密光学、镜头及模组、传感等版块,面向光电及应用领域展示前沿的光电创新技术及综合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紧跟行业发展政策趋势、洞察行业市场信息、搭建产业链上下游联系。
-
星业创投是一家专注于中早期高新科技领域的综合性创投平台。平台涵盖了星选路演、科创大赛、招商落地、企业服务、政策引导、投融资接洽等多个板块的免费服务。自创立以来,通过构建创投资源集群+平台经济赋能的模式,驱动创新产业长效发展,助力创业项目快速生长,并汇集了来自各个领域的诸多项目。平台将持续在创业投资领域深耕,打造高效专业的创投平台。
-
亚洲商务航空协会 (AsBAA /Asian Business Aviation Association ) 成立于香港1999-2000年千禧交替之际,作为一个代表亚洲商务与通用航空产业非盈利会员制组织,以及国际商务航空理事会(IBAC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viation Council )成员机构。协会会员单位包括120多家商务与通用航空的上下游实体企业,遍布大中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并设立有中国大陆地区委员会和港澳地区委员会,新加坡委员会,马来西亚委员会,菲律宾委员会等。
AsBAA协会通过三个主要工作来实现其使命:倡导发展,代表行业和航空社区:
亚洲商务航空协会代表行业的需求和利益,向关键利益相关方倡导商务与通用航空有效改善工作效率,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参与政府沟通和企业之间(B2B)的互动,建立工作网络,知识共享,解决问题和提供业务支持,为商务和通用航空企业创建航空社区 共同体:为原厂设备制造商(OEM)、运营商(Operator)、固定基地运营商(FBO)、飞机修理站(MRO)、航空金融、法律和飞机资产风险管理服务商等产业链上下游网络提供支持。
AsBAA协会鼓励和倡导在商务与通用航空建立并发展安全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协会通过其“AsBAA Discovery 航空新生代”活动项目推动启发年轻一代投身通用航空。在协会中国大陆地区委员会主持领导下,在中国内地设立了三个专业委员会(Working Group):原厂设备制造商(OEM),运营商和综合服务保障商(Operator & Operation Support )和政府事务(Government Affairs )专业委员会。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997年,在我国光学界泰斗王大珩院士的建议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将“光学工程”列为工学一级学科。作为一门理工交叉的学科,光学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如今光学工程已发展为以光学为主,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如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学与光纤传感、光探测、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热成像、光电测量、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这些分支不仅使光学工程学科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且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产业。
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春、上海、北京、合肥等地的科研单位就开始激光技术的研究,70年代武汉开展了光通信技术的研究,90年代,激光加工、光存储、光通信等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光学界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倡导和带领下,在国家“863”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彰显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型光学工程先后完成,造福人民生活的光学产品实现产业化,我国光学技术和产业规模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小。尤其在激光、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等领域己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截止2013年,我国在光学工程领域己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属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中心数十个。在全球光学工程技术及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而且光学工程领域产业规模也已达到千亿元以上。
2014年国家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强国梦想”的精神,打造科技强国需要大力推动和发展光学工程事业。为提高我国光学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化转型、培养尖端光学工程人才实现我国科技强国梦想,并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金国藩院士、张履谦院士、杜祥琬院士、庄松林院士、姜文汉院士、龚惠兴院士、王家骐院士、许祖彦院士、姜景山院士等30位光学界德高望重的院士联名倡议,由国家民政部提出申请,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这是继王大珩院士提出建立“光学工程”一级学科以来,我国光学工程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是基于原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委会成熟的工作团队和专家资源,走过40多年发展历程,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委会举办过百余次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有举办国际光电展览会、进行特色工程化和产业化对接洽谈活动的经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等国际著名学术团体有多年友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将秉承“创新、协同、求真、务实”的宗旨,团结和带领光学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产学研大平台,推动技术创新、注重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与工程应用。以学术交流、工业展览、技术评估、项目转化、教育培训、印刷出版、信息网络等多种形式为提高我国光学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化转型、培养光学工程领军人才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
振威国际会展集团始创于2000年,2015年11月24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4316),是中国规模较大的民营展览公司,UFI国际展览业协会的成员之一,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单位。振威展览总部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旗下拥有天津振威展览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振威展览有限公司、广州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新疆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西安振威展览有限公司、成都振威世展展览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中装润达展览有限公司。2015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振威展览与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成立混合所有制展览公司——新疆亚欧国际博览有限公司。振威展览以会展为核心,集展览会议、数据咨讯、电子商务三大业务板块于一体,已经发展成为业界领先的全球会展综合服务商。
-
瀚海控股是一家由科技专家、学者、海外留学人员以及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精英组建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创建于2003年,总部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内银河SOHO,现已发展成为专注于园区建设的跨国集团公司。
近年来,瀚海控股着力构建“全球孵化、跨境加速”的国际化科技服务平台。在国内,先后建立了北京华海基业科
-
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由中央批准,在原航天707所、710所等五家单位的基础上重组成立的,成立之初就肩负着“建设钱学森智库;支撑航天、服务国家;成为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平台”三大使命。
-
航天学院成立于2006年,目前学院下设航天系统工程系、航天光电信息系、航天控制工程系和教学科研实验中心,涵盖了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设有3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其他专技岗10人,包含教授及研究员16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35人,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2人次、省级人才工程20人次,现任院长为“嫦娥之父”叶培建院士。学院成立至今,已培养本科生1400余人、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余人,培养的学生就业于国防工业系统(航天、航空等领域)、世界五百强企业。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美国莱斯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项目百余项,各类省部级项目数百项。参与了我国小行星和火星探测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并承担了火星探测器信标系统的研制任务。在“嫦娥”探月工程、小行星探测器、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载人登月和空间站建设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中承担相关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20余篇,EI收录29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天巡一号”微小卫星。学院与航天五院508研究所签署了“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共建协议,拥有“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卫星通信与导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并与航天五院508研究所建立了“智能感知与无损着陆技术联合实验室”,与航天八院803研究所建立了“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为学校航天特色发展和特色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航天学院已走过最初的“创业”阶段。前路迢迢,玉汝于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航天学院将继续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扎实推进学院“双一流”建设,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
-
剧场实验室TheatreLab是杭州澜合企业咨询公司的联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戏剧文化艺术的综合服务商。我们将戏剧、文化、艺术与地产、教育、金融、政府、文旅等进行多元产业融合,并帮助合作方进行产业升级与品牌创新升级。从品牌、内容整合到全案策划与执行落地,再到推广宣发,我们的创意与专注,我们的专业与坚持正在大文化创意领域建立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