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e
《如何高效阅读》
直播时间:12月5日20:00
直播地点:微信视频号直播
如何收听:关注公众号「陈小五」/视频号:「陈小五的宝藏」预约直播。
你一年读几本书?
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
小到身边的朋友同事,总有人会说出一个让你震惊的数字。
再到各类公众号、阅读学习APP,总是在宣导各种各样的读书数量。
大到国家发布的阅读报告也是如此。比如有统计称: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
这个世界似乎在告诉我们:读书数量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在写作训练营和洋姜共读会,我也经常被问及这个问题,但是,读书真的可以简单的用数字来衡量吗?
64万字的《三国演义》是一本书,2.2万字的《海鸥乔纳森》也是一本书;轻松易读的小说是一本书,艰涩深奥的哲学也是一本书;读一本《普通心理学》的时间,可能能读几十本,甚至上百本普通小说。
实际上,用数量衡量阅读的方式过于过简单粗暴。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执着于这种计数式阅读呢?
通常我们会把一本书视为一个整体,同时,把阅读过程当成学习效果。虽然很多人抱着为我所用的目的去读书,但是阅读时却以还原作者观点为目的,我把这种现象叫做阅读动机悖论。
为我所用很简单。无论是为了娱乐消遣而阅读,还是为了学习成长而阅读,都是为我所用。
阅读最大的问题在于阅读时,往往不能「以我为主」,反而是以作者为主。
很多人嘴上说阅读是跟作者对话,真正阅读的时候,不自觉地陷入作者框架。但是,每个作者写作时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都会选择有利于自己框架和逻辑组织信息。在作者框架里阅读,我们会陷入信息汪洋,很多杂乱无章的、碎片化的信息,像浪潮一样无序地拍打着我们的脑海。最终导致阅读时获得感满满,读完之后却像退潮后的沙滩,干干净净,半点痕迹都找不到。
另外,我们阅读时候总追求阅读的流畅性,希望一口气读完一本书。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阅读体验越好,最终遗忘得越快,反而那些艰涩难懂的东西,会给你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
本质上,追求阅读的流畅性也是「以作者为主」的表现。
我常说,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一定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除了坚守「为我所用」的目的外,还能保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从而让阅读更加高效。
那么,具体要怎么操作呢?
在直播间,我们一起聊聊《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1,阅读常见的误区
2,正确的阅读路径
3,高效的阅读方法
4,关于个人成长、个人发展,以及读写能力的闲聊答疑
【主讲人陈小五简介】
陈小五,洋姜智识首席智识官,洋姜读书主理人。
永不结营写作训练营导师,独创底层写作法。
【活动举办方】
洋姜智识是一家知识产品提供服务商,专注于思维训练和知识与应用之间转化力的知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我们集教育、培训、咨询于一体,关注每一个人的认知成长,旨在帮助用户升级认知系统,构建思维模型、提升创造力、转化力和应用力。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每一个人享受知识带来的改变,我们的使命是提高人们的知识转化力和应用力。为用户的大脑赋能,让知识成为实现跃迁的资本。
洋姜智识目前开发有洋姜共读会、以及智识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