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理查德·利罕在《文学中的城市》一书中写道:“城市就像一出戏剧,通过这出戏剧,城市展现了它所有的内涵。”城市也是文学的摇篮,充当着文学发生、创作的孵化器和传播、接受的集散地,并催生出一种“流动的个性”。 有着“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之称的“现代文学重镇”多伦路,不仅是20世纪初文化界风涌云集之所,也作为上海戏剧舞台中心见证了城市与文学间互文与共生的关系。
多伦路上西侧,近四川北路东望,1948
自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虹口区沦为公共租界,并一度成为日本控制区。而多伦路作为公共租界越界筑路的产物,处于各种势力范围“三不管”的交叉处,远离尘嚣又不失繁华,加之伴随上海出版业的发展,鲁迅、矛盾、郭沫若、叶圣陶、柔石、冯雪峰、丁玲等进步文人聚居于此区域,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呈现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1年4月20日,鲁迅先生与冯雪峰两家合影
建于1925年的石库门里弄景云里在多伦路135弄内,这里曾聚居了鲁迅、矛盾、叶圣陶、冯雪峰、柔石等大批文化人,这堪称近代文学史上的奇迹。鲁迅先生居住于此期间,主编了杂志《语丝》,与柔石合作编辑了《朝花周刊》和《奔流月刊》,并出版了《朝花夕拾》《而已》等散文及杂文集。据说,矛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柔石的《二月》,也是在居住期间所写成。
《朝花周刊》1929年6月1日改名为《朝花旬刊》
叶圣陶是彼时《小说月报》主编,为中国现代文坛发掘培养了新人。作为商务印书馆于1910年创办的老牌杂志,《小说月报》在当时读者众多,社会影响广大。叶圣陶接办后的第一期就推出“创作专号”,丁玲、巴金、戴望舒等文坛新人开始走进读者视野。当时丁玲的第一篇小说《梦珂》被放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巴金的《灭亡》,戴望舒的《雨巷》,施蛰存的《娟子姑娘》,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冯雪峰的文艺理论译稿等,也缘于叶圣陶慧眼识珠。
叶圣陶(左)与朱自清 茅盾 丁玲 《小说月报》创刊号
原地处北四川路和多伦路的交界处的公啡咖啡馆,曾在1928年鲁迅的《革命咖啡店》中“出境”,而田汉早年以“公啡”为原型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此间的想象。这里是上海滩文化名人集会休闲的场所,当时上海各方存在分歧的文学力量也卸下各自防备在此畅所欲言,鲁迅在这里接待过柔石、夏衍、周扬夫妇、萧军和萧红等人。
公啡咖啡馆在当时属低端消费场所
多伦路201弄2号为原中华艺术大学旧址。上世纪30年代,鲁迅、瞿秋白、丁玲、矛盾、郭沫若、叶圣陶、田汉、夏衍等30多位文化人在此成立了左翼作家联盟,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并对当时迷惘中的中国进行了文化引领。因柔石等五位左联盟员的被捕遇害,鲁迅先生写下了著名的悼亡散文《为了忘却的纪念》。
柔石
本次活动邀请文史学者、人文行走导师、诗人古冈,以地理和考古结合的方式带领我们走入那场流动的盛宴,从史料摘引到老照片呈现,从作家故居实地探访到作家名作重温,在往昔生活痕迹中触摸历史,以文学的眼光审视历史的沧桑与奋斗者的足迹,感受平行时空中与故人灵魂相遇的旅程。
最后,我“看”定了一家了。那是在一条新旧交替的马路旁的一个什么里内。这一簇房屋的年龄恐怕至少有二十多岁。左右全是簇新的三层楼新式住宅,有“卫生设备”,房租是以“两”计的。可是这些新房子总有大半空着,而这卑谦的龌龊的旧里却像装沙田鱼的罐头。上海的畸形的“住宅荒”,在这里也就表现得非常显明。
这些老式房子全是单幢的,上海人所谓“一楼一底”。然而据说每幢房子里至少住三家,分占了客堂,客堂楼和灶披楼。多的是五家,那就是客堂背后以及客堂楼背后那么只够一只床位的地方,也成立了小家庭。我住的一幢里,布置得更奇:二房东自己住了统客堂,楼上是一家住了统客堂楼,又一家则高高在上,住了晒台改造成的三层楼,我住的是灶披楼,底下的灶披也住了一家。
同是沙田鱼那样紧装着,然而我的这位二房东以及邻居们在经济地位上就比我第一次“看”的那份人家要低得多又多呢!但是对于我,这里的灶披楼并不比那边的后厢房差些,租钱却比那边便宜。
——茅盾《我的二房东》选
上下滑动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和古冈
漫步路线
东江湾路/多伦路路口(集合地点)
瞿秋白雕像
柔石雕像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郭沫若多伦路旧居
叶圣陶雕像
夕拾钟楼
景云里
丁玲雕像
冯雪峰雕像
上海基督教鸿德堂
茅盾雕像
公啡咖啡馆
友情提醒
· 行走活动谢绝迟到,请提前20分钟到场持有效证件签到领取耳机;
·如有发烧、咳嗽、气促等谢绝参加;
·活动全程约2小时无休;
·如您有所涉作家上海生活相关作品,携书前往将有机会现场朗读分享。
关于嘉宾
古冈
诗人、人文行走讲师。祖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诗丛”主理人和编辑、明圆美术馆诗歌沙龙策划和主持人、《艺术外滩》杂志主编和艺术外滩学术委员。数年来一直为市民和中小学讲解老上海历史和建筑,开辟了多条囊括上海近现代史的人文行走路线。应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邀请,配合上海双年展“‘水体’一起寻水路,重新发现上海”大型行走项目,担任漫步特邀领队,带领双年展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西班牙)和市民学生行走和讲解外白渡桥、十六铺码头和徐家汇等历史。长篇乡愁散文《上海,另一个威尼斯?》《新乐路上的俄罗斯诗人》等,追忆和回溯近代上海市区纵横交错的水道变迁,以及开埠以后上海现代化进程和上海人隐而不发的乡愁;著有《古冈短诗选》《尘世的重负——1987-2011诗选》等诗集,曾获诗东西诗集奖、首届上海国际诗歌节诗歌创作大赛奖、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在《书城》等报刊发表随笔文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