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eedin线下研讨会 | 核酸药物及递送系统开发
收起
核酸药物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有13个小核酸类药物上市。相较于小分子和生物药,核酸药物的靶点选择更广,成药概率更高,研发生产过程更省时便捷。
尤其是新冠的契机,让更多的市场目光聚焦核酸药物。例如赛诺菲以$3.2B收购Translate Bio的mRNA平台,以开发mRNA疫苗。核酸药物从最开始治疗罕见病,慢慢向肿瘤和心血管、眼科等常病拓展。在不断突破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安全问题、递送效率和载量低、未达到临床终点、CMC问题、商业化困境等。
为此,bioSeedin柏思荟组织一场由药企R&D和BD、投资人参与的核酸药物及递送系统开发研讨会。
时间:2月24日 13:00-17:30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盛荣路388号百佳通园区30号
规模:80人
14:55~15:35 主题:mRNA疫苗的设计优化以及疾病领域应用 沈海法,斯微生物联合创始人、CTO 15:35~16:15 主题:基于临床应用,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的优化和选择 李剑光,海昶生物首席科学家 16:15~17:30 互动讨论:基于治疗领域的选择,如何进行核酸药物-递送系统设计和优化 主持:陈劲秋 ACROBiosystems(百普赛斯) 副总裁 圆桌嘉宾: 杨宪斌,圣诺医药,中国区CSO 左炽健,科锐迈德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 沈海法,斯微生物联合创始人、CTO 郑 彪, 邦耀生物高级合伙人、首席执行官 李剑光,海昶生物首席科学家 李 冲, 金中锘美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杨宪斌 圣诺医药 中国区CSO、苏州圣诺总经理 杨博士从事核酸创新药物研发工作30多年。在加入圣诺前,他参与并创建两家开发核酸药品的美国生物科技公司,这两家公司均被收购。他曾经担任过多家国际科技公司的顾问,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三个项目组的评审专家,八家国际期刊的审稿人,2008-2018年被美国和国内双一流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杨博士作为新药项目研发总负责人(PI),在过去10多年期间作为PI承担着10多项美国国家核酸药研发项目,其中一项百万美元项目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项目评审中获得满分。 杨博士于2003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James W. McLaughlin 奖,以表彰他发现抗西尼罗病毒核酸药;杨博士于2005 和2006 连续两年获得纽约科学院奖学金;2012年获得国际核酸药物学会设立的首届青年科学家奖;2017被选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校友。2022年被选为苏州工业园区创新领军人才。 在过去15年间,杨博士80多次应邀出席各种大学、研究所、医药公司和国际生物医药举办的各类会议,并做报告。杨博士先后在国际生物科技领域权威期刊发表了70多篇学术论文和100多篇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杨博士已获得三项美国专利和一项澳大利亚专利,还有多项专利正在审批中。杨博士早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学士和医学硕士、欧洲博士、 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左炽健 科锐迈德 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 苏州科锐迈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ureMed)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博士毕业于德国弗莱堡大学药学系。曾就职于PerkinElmer诊断,任高级科学家,后于恒瑞集团上海拓界任副主任研究员。 目前左炽健博士主要从事环状RNA平台建设,包括新的成环框架的研发,环状RNA功能元件的筛选及优化,以及环状RNA工艺/生产开发研究。主导研发的环状RNA Clean-PIE成环系统具有高成环效率,无外源序列引入,实现低免疫原性等优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导研发的环状RNA CMC工艺已顺利实现量产,且有效去除nicked RNA等杂质,纯度达90%以上。为国内领先的环状RNA平台。同时将环状RNA与多种递送技术相结合,应用于肿瘤免疫药物、传染病疫苗、肿瘤疫苗、TCR-T/Car-T细胞治疗产品、In vivo CAR、体内外基因编辑等项目开发。作为环状RNA平台与肿瘤项目负责人主导的项目获得2022年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揭榜挂帅”创新项目奖,为唯一入围的环状RNA项目。已参与申报环状RNA相关专利20项,公开相关学术论文4篇,其中一篇论文正式发表于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 (IF=10)。同时主导并成功开发全套mRNA核心蛋白原料,且优化出适用于环状RNA生产的原料酶/配方体系,为量产做好配套准备。近期主导CureMed 环状RNA平台走向开放合作,积极与国内外Pharma, Biotech公司进行项目合作,取得显著进展。 沈海法 斯微生物 联合创始人、CTO 沈海法博士是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并担任该公司的CTO。沈海法博士具有丰富的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经验。他于199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安德森肿瘤中心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并于2001年在美国国立肿瘤研究院完成博士后训练,随后进入生物制药行业,投身于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并在工业界工作了8年。 沈博士于2009年回到学术界,专注于新药设计和新型药物递送技术的研究,并担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教授和康奈尔大学医学院附属休斯敦卫理公会医院肿瘤中心转化医学首任主任。沈海法博士和他的小组发表了100多篇研究论文,其中多篇刊登在Nature 和Nature Biotechnology等杂志,并获得了10多项专利技术的申请和授权。 李剑光 海昶生物 首席科学家 李剑光教授于1994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开始担任俄亥俄州立大学药学院教授,并被任命为Kimberly讲席教授。现在他是浙江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 李剑光教授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超过300篇论文和综述,并领导或参与了项目经费5,500万美元(包括多项NIH R01、R21、R43、R44、NSF-NSEC、NIH-SPORE等大规模平台项目),申请了20项专利。 李剑光教授是一位在叶酸靶向脂质体给药系统方面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他最早发表了有关叶酸靶向脂质体给药系统的论文,并提出使用PEG linker的观点。他的研究成果包括新型LPDII非病毒基因治疗载体、FolateScan、寡聚核苷酸给药系统、新型siRNA纳米载体、叶酸修饰人源免疫球蛋白(folate-IgG)、G3139脂质纳米粒、以及含有flavopiridol、bortezomib、silvesterol、paclitaxel、docetaxel和cisplatin的脂质体/纳米给药系统。他还与上海复旦张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国内首创的长循环阿霉素脂质体(里堡多),该产品于2009年上市。 李教授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癌症中心和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成员,并担任生物工程系的兼职教授和MCDB学术交叉培养博士生项目的成员。他经常作为纳米粒给药系统的专家,参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专家评审委员会。 陈劲秋 ACROBiosystems 副总裁 ACROBiosystems(百普赛斯) 公司副总裁,负责产品开发。曾任NIH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研究中心蛋白质技术合作资源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并有多年在生物技术公司和CRO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和研究主管的经验。 1989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97年,获联合国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博士学位。 拥有超过25年在在细胞信号通路调控、转化医学、生物标志物研究、诊断和生物检测方法研发的经验;开发并应用先进的分子表型分析技术进行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生物标志物及药效评价;成功支持多项肿瘤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 多项前沿性蛋白分析技术的早期应用者,曾帮助Bio-Techne, Akoya Biosciences, nanoString, Somalogic 等公司验证开发其创新性技术平台, 并推动其在癌症研究,临床开发等领域的应用。 郑彪 邦耀生物 高级合伙人、CEO 郑彪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获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硕士及伦敦大学 (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免疫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 及杜克大学医学中心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任教。随后任职于美国贝勒医学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为该校病理和免疫系终身教授。在葛兰索史克 (GlaxoSmithKline) 研发中心负责免疫学研究工作。曾任美国强生公司(Janssen Pharmaceuticals, Johnson & Johnson) 全球副总裁, 负责亚太地区免疫领域创新药物研发,包括免疫调节机制、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郑彪博士现任邦耀生物首席执行官。 郑彪教授学术著作丰厚,其中多篇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等世界顶尖杂志上。在马里兰大学、杜克大学及贝勒医学院工作期间获得多项重大科研基金,包括美国NIH科研基金、白血病与淋巴瘤协会基金、美国关节炎基金会、美国心脏研究协会基金、美国衰老研究联盟基金等。在药物研发方面,从新药筛选、靶点研究、疾病模型、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对新药开发全过程有深刻的认识。在打造小分子药,大分子抗体药,细胞治疗管线均有丰富的经验。 李冲 金中锘美生物 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李冲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专业,后在西雅图儿童医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在华盛顿大学攻读MBA。曾就职于诺华(上海)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和幂方资本。 李冲博士对临床前药理学,药物/核酸递送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生物标记物和基因治疗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发表16篇文章,已提交7项专利申请,获批1个,参与3个NIH项目。李博士开发了用慢病毒逆转录病毒载体或者LNP来包裹基因修饰的凝血因子Ⅷ的体内方法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修饰。李博士还开发了一种骨内基因治疗技术用于治疗A型血友病,目前专利已经公开,并进入其他国家。李博士在诺华上海生物医药研究中心时期,开发了大量的PDX模型,NASH等肝病动物模型,支持了众多诺华总部项目包括c-met抑制剂INC-280(FDA孤儿药称号)、BMP9单抗等。李博士在回国后加入幂方资本,主导投资安锐医药等投资。 李冲博士创立的金中锘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小核酸药物的开发,针对不同脂代谢类型人群开发精准医疗小核酸创新药,打造小核酸产品引擎平台。目前产品处于启动IND阶段,在未来市场上有潜力成为突破性产品。
本活动为审核制,仅限药企和投资机构参加
每家单位限2人。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审核成功后将以短信和邮件通知。
未成功申请者无法参加本次活动。
bioSeedin柏思荟是生物医药行业的交流互动和知识服务平台,以优质的知识分享和领先的用户体验,帮助更多的生物医药人自我优化与提升,旨在汇聚行业领袖与人才,共同播种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梦想的胚芽,重塑中国企业创新思考和认知边界。bioSeedin目前正在进行抗体药研发技术和细胞治疗技术的相关分享,运用workshop、webinar、lab、conference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