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小集的「电影教室」系列放映已经到了第六期,选片标准依旧延续开始制定的方向:“经典”和“正在发生”,这两个标准刚好契合了我们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人类文明的经典来确立看待世界的眼光和范式,二是抓住眼前发生的鲜活的事物。过去我们放映了伯格曼的两部经典作品《野草莓》和《处女泉》,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
如此一来,我更加确认来「电影教室」的放映价值观,正如我们的品牌名字“微言”所表示的,我们选择的是声音很小但“微言大义”的电影,这些电影没有普通商业电影激烈的冲突和刺激的视听效果,但它所呈现的力量,都是人内心的冲突,如卡夫卡所言“真正的书籍,应该是凿开人们内心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电影亦如是。
电影作为二十世纪的艺术,在日本这个东方国家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形成了极具日本特色的电影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堪称阴阳两面的小津安二郎和黑泽明,加上同时期知名度稍欠,但作品毫不逊色的沟口健二和成濑巳喜男,构成了日本电影经典时期的四座高峰。这期「电影教室」,我们就来放映日本电影专题的第三期,黑泽明的经典名片《罗生门》。
#
微言传媒作为出版团队,一直保持高质量的出版品质,我们也将目光投向电影书,同北京电影学院策划出版了”电影教室“系列丛书。
# 【丛书简介】
纸上“电影教室”,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从导演到编剧,从演员到舞美,从台前到幕后,从剧本到影片,从理论到实践,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倾力打造中外影视剧作高端范例与创作经验。为那些想要走上职业电影人道路的人们提供了专业的、知识的、经验上的积累和铺垫,为可能成为电影从业者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进入的渠道。
# 【活动简介】
微言小集作为我们的实体书店,一直致力于通过线下活动探索出版和实体书店结合的新的可能。我们将利用实体书店的空间特质,策划一系列的放映活动。
这些放映既包括影史经典,也涉及“电影教室”丛书所讲的电影,不定期邀请电影学院的老师也就是我们的作者,及优秀的影评人,电影从业者来参与观影讨论,将微言小集的放映打造成电影学院的民间教室。
同时我们也将我们专业的眼光投向广大的电影创作市场,支持独立、小众、优秀、先锋的年轻创作者的作品。我们的放映理念是“无界”,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不设界限 ,一个是“无”的境界。后者来自于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他的墓碑上只刻了一个“无”字,深具东方哲学的境界。
# 【本期放映】
黑泽明作品《罗生门》
「剧情简介」:
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
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谈论完毕,雨过天晴。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影片名字取自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但剧本源自芥川龙之介的短篇《竹林中》。
# 【电影天皇黑泽明】
先看这两张图
黑泽明被称作“电影天皇”,开始这个外号是片场工作人员给他起的,为了讽刺他工作时的严厉,但久而久之,这个称号成了他的代名词,作为观众,我们只需看他的电影,不必忍受跟他工作的压力,也就可以在审美距离内好好欣赏他的电影了。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上图中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两个人刚好是我们前几期「电影教室」的主角。
简介:黑泽明(Akira Kurosawa)出生于东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现在的品川区东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父亲黑泽勇,母亲黑泽缟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个。初中毕业后,黑泽明热衷于绘画,并立志当一名画家 ,由于受到哥哥突然自杀的影响,1934年黑泽明进入PCL电影公司(东宝电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导演,拜导演山本嘉次郎为师,学习导演和编剧。黑泽明称他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师。在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黑泽明得到了真正的锻炼,从第三副导演晋升为第一副导演,并能胜任B班导演。之后又以剧作家的身份发表了,《达摩寺里的德国人》,《寂静》和《雪》。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1943年已有多年经验的资深助理导演和写了十几个剧本的知名青年剧作家黑泽明独立执导了处女作《姿三四郎》,一举成名,与《海港花盛开》的导演木下惠介同被视为日本电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泽明再执导筒,执意启用三船敏郎担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从此,黑泽明和三船敏郎开启了“黑泽明黄金时代”,成为日本最强的电影拍档。截至《红胡子》为止的17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白痴》、《七武士》、《生之欲》、《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国与地狱》等片。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翌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金狮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国语片奖。从此,黑泽明闻名于世界影坛,三船敏郎也先后以《大镖客》、《红胡子》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男主角奖,两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坛建立了“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的称号。1960年后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泽明创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决裂,从此,两人不再跟对方说话,也没有再合作。1970年,他根据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没有季节的城市》改编的电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泽明甚至因而企图自杀。
1975年他导演的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先后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80年的《影子武士》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0年,这位“黑泽天皇”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1998年,一代大师黑泽明的逝世标志着大制片厂时代的传统电影正在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向现代电影观念靠拢,从此揭开了日本电影时代更递的一幕。
时间:9月4日(周六)19:00
地点:上海三联书店 · 微言小集
非会员需消费饮品(会员价)或购买图书
往期回顾
活动预告 | 【电影教室】第05期:小津安二郎作品之二《秋刀鱼之味》
第04期【电影教室】映后 | 《东京物语》其实是我们生活的镜子
活动预【电影教室】第04期:最能代表日本美学的导演小津安二郎作品《东京物语》
提名FIRST最佳纪录长片|北京《老郭梦工厂》放映+导演映后
7月3日微言小集观影会预告 | 【电影教室】第01期:伯格曼作品《处女泉》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微言读书会】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
微言读书会 北 京 微 言 文 化 传 媒 有 限 公 司 旗 下 读 书 会 北京微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小简(以下简称微言传媒): 一家以“为美好而来”为slogan的独立出版传媒公司,由独立出版人周青丰创设于2016年3月15日。注册资本1714万元人民币。主营图书出版策划,以及基于“出版为媒”理念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换言之,微言传媒定位为一家“基于出版之上的文化与知识服务综合供应商”,包含微言出版、微言文创、微言小集(书店)、微言视觉(书籍装帧设计)等业务板块。 微言出版以文艺、人文、青少阅读三大方向为主,所策划出版图书要求要么需有见地(思想),要么需有材料(新知),要么需有雅蕴(审美);总而言之,对于当下乃至未来需有一定之价值。我们一直坚持相对高端的出版理念,一直坚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质量要求,希望能在日益浮躁的当下情境中做“有思想的出版”“有深度与高度的传媒”。 众多优秀作者的厚爱和支持下,微言传媒先后推出了“刘再复作品系列”、 “汪曾祺作品系列”、 “王小波作品系列”、“余光中作品”、“许倬云作品”、“骆玉明作品”、“百家讲坛”林乾作品《雍正十三年》、余秋雨《文化苦旅》、朱刚《苏轼十讲》、“百家讲坛”荣宏君作品《翰墨风骨郑板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室”丛书等诸多备受读者与媒体等各界好评的图书。其中《苏轼十讲》获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2019年7月“中国好书”、《中华读书报》2019年度十大好书、《南方周末》2019年度非虚构类好书,《翰墨风骨郑板桥》获2019年8月“中国好书”。 众多中国一流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使得这些书能得以更好的方式与读者见面,微言传媒也因此与之建立起良好的生态合作伙伴关系,他们是上海三联书店、中信出版社(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新星出版社等。 我们所有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全流程”与“深度跨界”情境下的“出版策划”与基于出版之上的“文创”“传媒”两大板块,也因为一份放不下的情怀,一种冀望“破冰之旅”的践行,因此拥有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馆店合一”书店——“上海三联书店·微言小集”,并以“不专注卖书,专注更美好的公共生活”“让一切美好发生”为运营理念,创设微言读书会等,深度探索另一种图书新零售的可能。 我们团队里耕耘出版板块的主要人员均为热爱这一事业的资深出版人,因此对于出版,我们可以说我们在中国大陆的出版行业中,就出版这件事而言,我们是认真的,我们是一直如此专注的,我们因此也可以说一直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最前沿。简言之,我们未曾停止过探索与前进,我们不只是专业的,我们也是更为创新的出版团队。因此对于出版,我们不止可以承担从选题策划直到成书的所有出版环节,包括出版策划、编校、设计、制作、印刷、上市、后续营销等,我们还有衍生品的研发与生产能力,还有IP运营与各种跨界的实践。 基于“出版为媒”“出版的价值在于思想更为广泛的传播”“灵魂重铸”等理念,“文创”与“传媒”板块,我们始终致力于踏踏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公共文化建设,致力于“滴灌式”的生命成长,每年输出人文与全民阅读活动近百场,同时创设“微言读书会”(基于出版与书店的书友会)、“微言艺术馆”(基于书店的艺术微展)。 创办人周青丰 小简: 1977年生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京城出版圈里小有名的新锐出版人,2014年中国大陆出版门户网站百道网“中国好编辑”获得者。2003年进入出版,从事出版愈17年。一直坚持高端出版理念,并一直对于出版趋势有自己独到的研究与见解。目前任北京微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编辑,主攻学术思想、文化艺术类图书出版及文创产品等领域。 2003年7月进入出版行业,先后服务于被称作中国大陆出版业“黄埔军校”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即理想国前身)、中青文广传媒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北京八本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文化分社、商务印书馆、中信出版集团,担任过编辑、营销经理、主编、项目经理、副总经理、副社长、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职务。 深谙图书出版过程中的选题策划、编辑、校对、装帧设计、印刷、发行、营销等各个环节,思维向来活跃,同时对整体出版保持冷静深入的思考,对于跨界出版等多元出版模式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研究与实践,是出版小圈子中常有创见并屡有跨界成功实践的创意出版人。 曾策划主持刘再复作品出版项目、“名家讲谈”出版项目、米其林旅游指南中文版出版项目、藏羚羊旅行指南、“汪曾祺作品系列”、“王小波作品系列”、“余光中作品”、“许倬云作品”、《杨德昌的电影世界》等一系列优秀图书项目。发表有《人心即市场——“书漂流”营销》(《人心即市场》,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让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出版广角》2009年第5期)、《唯有悲观者看不到未来》(《出版营销》2010年第2期刊)、《让好书飞一会儿》(《东方文化周刊》2011年第2期)等众多出版观察文章。自2011年起在各种公开场合或行业内训主讲“全能型编辑课”,深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