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盲国萨满》放映
时间:2020年1月18日(周六) 13:30 - 17:30
地点:北京护国寺·西区剧场(西城区护国寺街85号护国新天地四层)
票价:30元/人
主办:梦周文教基金会
协办:北京西区剧场管理有限公司
*本场放映现场有少量《盲国萨满》DVD套装销售
电影简介
盲国萨满 (1980)
导演:米歇尔·欧匹茨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德国
国家 尼泊尔/德国/美国 1978年-1980年
拍摄 三次前往尼泊尔鲁库姆(Rakum)区马嘉人聚居地, 1978 年和 1979 年
全世界首映 1980 年 10 月 15 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
欧洲首映 1981 年 2 月 18 日,第 31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 第 11 届国际论坛
喜马拉雅地区首映 1982 年 10 月 16 日,塔卡(Taka)的玉米地
格式 16 毫米,彩色底片,声画同步
播放时长 223 分钟(第一部分:97 分钟;第二部分:126分钟)
《盲国萨满》是一部神话史诗纪录片,片中记叙了一个尼泊尔西北部边远地区的宗教治疗。为纪录当地宗教习俗的基本特徵,电影跟踪拍摄的时间超过十八 个月。在宗教精神上,该特徵见于北亚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广大喜马拉雅地区, 与大内亚地区典型萨满教传统的多种形式一脉相通。电影的基本构想来源于在马嘉人中观察到的一个基本特徵。在拍摄那段画面的时间内,马嘉人的生活中充斥着神话。不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了 什么,都被认为和由他们萨满吟唱的和起源故事中相应的事件有关。
在有利的环境下,神话中的过去和神话主角的事迹不断重现:通过几乎日日举行的治疗集会,萨满的实践使得口头传统能在普通信徒的意识中生存下来。一遍又一遍 表演的吟唱,指引村民度过混乱和不幸。一定程度上,神话颂歌和日常行为逻辑之间的互动关係留存至今。因为神话中的过去和世俗现代生活中的相互作用,《盲国萨满》曾被称为一部神话学电影。又因为电影中当代人频繁面对起源故事中的英雄,《盲国萨满》也曾被称为史诗电影。
(米歇尔·欧匹茨,摘自《盲国萨满》电影手册《流动的神话》)
电影简史
1981年后,所有16mm电影拷贝都已磨损,有些电影拷贝已从档案馆和电影院消失,最后甚至电影的底片也从纽约一个实验室运往另一个实验室的过程中消失,无法找回。很多年过去,毫无踪迹。最终,一份几乎完整的《盲国萨满》正片出现在德国科隆的西德广播公司(WDR,即电影最初的制作基金来源),这份拷贝的出现,使电影的数位化成为可能。
在一次申请官方机构资助的尝试失败后,私人资助使电影的重生成为可能。那是在 2013 年的夏天,在鄂尔浑峡谷的一个蒙古包内。鄂尔浑峡谷,距离哈拉和林几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萨满曾经在这里举行仪式并吟唱神 话。在一次自发的活动中,蒙古包的主人克里斯多夫·吉尔克建议一些被邀请来的朋友出资挽救这部电影。
在不到 15 分钟的时间内,修复数位版电影所需的经费就已被摆在了桌子上。实际工作在同年秋冬季节完成。正因如此,在 33 年后,也就是 2014 年第 64 届柏林电影节,《盲国萨满》的第二个德语版得以首映。
(米歇尔·欧匹茨,摘自《盲国萨满》电影手册《流动的神话》)
反响
1980年首映后,电影很快就得到了国际上超乎寻常的反响。反响来自欧洲、亚洲和美洲的电影节、巡映、商业影院、电视以及大学校内校外的会议和研讨会。在当时新兴的影视人类学领域,本片被树立为学术纪录和电影间的典范。特别是在艺术界,电影获得了强烈反响,其中包括讚誉、抵触和鼓励。如下列举一些人 名,以表明反响所涵盖的光谱:
艺术界的博伊斯和波尔克
博伊斯说:“这些萨满确实‘偷’走了我所有的东西!”
音乐界的约翰·凯奇、波林·奥利维罗斯和迪特尔·施纳贝尔。
表演艺术和理论界的理查德·谢克纳和琼·乔纳斯。
作家布鲁斯·查特温,和为英语版电影其中一位旁白配音的威廉·巴勒斯。
实 验电影导演大卫·拉尔谢、杰克·史密斯,以及非虚构电影导演罗伯特·加德 纳。在人类学领域,在比较宗教学和仪式研究领域,本电影被列为一部基本参考作品。
大众也将这部电影视作为无文字社会中一种生活方式的见证。
(米歇尔·欧匹茨,摘自《盲国萨满》电影手册《流动的神话》)
Michael Oppitz教授在基金会的邀请下今年夏天来华出席放映并与中国观众交流。此后,这部影片已经在中国近30座城市放映。
影评
影片最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导演作为人类学家对仪式与社群生活关系的洞察。无论是各种仪式中与生活的相关,季节性的牧羊迁徙与灵魂迁徙的对应关系(它不断提醒着我们的萨满研究存在的局限)。
如果说,一开始导演米歇尔·欧匹茨用了较多的画外音让我有一点心存芥蒂,可随着片子的播放,你会发现画外音越来越少,整部片子确实就像是“循序渐进地随着研究的认识体验“而深入。
影片不是一部以仪式为限的民族志片,而是将萨满仪式嵌入于社会学视角,在喜马拉雅山的道拉吉里群峰之间,揭示北马嘉人世居地中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关系。看这部片子需要耐心,耐心地与影像一同进入一个社会以及那里的人。在耐心之后,你会在导演绝不滥用剪辑和蒙太奇的民族志式的美学风格中,一步步地发现带有不同文化信息的神话、起源、历史在那些看似贫穷、荒诞而嵌入社群生活的互动关系。
盲国之盲,正是我们当下的处境。在盲国萨满的叙事中,人类经历了黄金时代、宗教时代、玷污时代和当下的黑暗时代(人类只能看见自己眼鼻子底下),这是透彻的箴言,在此黑暗中,萨满是洞察者、可见者,预言着那不可见的未来在当下的合法性和超越。”
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
在欧匹茨看来,即便是一般的人类学者,对喜马拉雅区域的文化,也只能流于一种“外部的”或“现象学”的粗浅认识,无非是“尝试将其展现为一种离奇的现象。”而他,则有志于做些与众不同的事。
精确之美就是通向这种“与众不同”的小径,欧匹茨想超越文化和修为对其自身的限制,抵达一个异文化的观察者通常无法进入的维度,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深刻理解。这是一个何其艰难的目标,因为“盲国”这一名称,早就先验地认定了在今天黑暗的时代,只有萨满是唯一具有远见卓识,能“看见”社会和宇宙真相的智者。
《盲国萨满》为我们呈现出了两种视角:一种局外人的,一种当地仪式专家的。而欧匹茨本人,也变成了一位神奇的萨满:他既能洞悉喜马拉雅山地民族的隐秘世界,也最终成了一个沟通外部、内部与秘密三个维度的,独具匠心的搭桥者。
民族史博士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郭净
《盲国萨满》(3DVD+2CD+电影书)
正片DVD两张,共223分钟
德、英配音,中文字幕;
花絮DVD一张,含四部短片,中文字幕,41分钟;
CD两张,70分钟和43分钟的萨满唱诵历史录音;
电影手册一本(精装),192页,含中文版导演序文、影片梗概与信息、创作背景、唱词原文与中译对照、导演深度访谈等。
出版社:行人文化实验室
出版资助:梦周文教基金会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预售价格:380元人民币(包邮)
大陆地区读者如欲购买
请将详细姓名地址和电话发送至
chenyunrhyme@gmail.com
“本片在西方的巨大成功不能单纯归结于影片的品质;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在工业和技术发展中所丧失的某些东西的渴望和因怀念而生的兴趣。”
迪瓦恩·维杰拉特纳(Delvine Wijeratine)
《太阳报》
科伦坡,1982年10月8日
1.本活动由主办方委托【活动行】票务代理,具体服务由主办方【西天中土】提供;
2.本活动支持开具电子发票,并由「活动行」为您开具。
3.如需发票,请登录活动行APP提交申请,活动行将在活动结束后7日内为您开具电子发票并发送至您的邮箱。
4.本活动不支持退款,由于活动门票为有价票券,非普通商品,其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请确认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