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曾国藩
字伯涵,号涤生,湘乡县人。道光十八年中进士,由侍讲升兵、吏、礼、刑各部侍郎。
咸丰二年母丧丁忧,咸丰三年奉诏帮办湖南团练,建军衡州。咸丰四年出师东征,捷武昌,败湖口,僵持九江、困处南昌。
咸丰七年初丁父忧。咸丰八年援浙、援闽,三路援皖。咸丰十年署两江总督,荐左宗棠援浙,李鸿章援苏,曾国荃主攻江宁。
咸丰十一年陷安庆,督办东南军务,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同治三年攻陷天京,赐封一等侯爵,赏戴双眼花翎。
曾国藩
道光十四年,曾国藩进入岳麓书院,赶上“大比”,八月举行乡试,考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参加京城会试,经道光皇帝核准,确定全国各省共取中一百八十二名贡士;参加殿试,取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岳麓书院
曾国藩
咸丰十年闰三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两江总督何桂清逃跑,江浙糜烂。咸丰帝于四月十九日任命曾国藩“署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六月二十四日实授,并授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被任命署理两江总督成为曾国藩一生事业的转折点。曾国藩以“在籍侍郎”身份带兵,所创立的湘军并非经制之兵,饷项必须自筹,军事离不开民事,招兵、选将、购置武器,都需要地方行政体系的支持,而地方官却往往不予配合,根本原因在于曾国藩没有实权。
曾国藩官场新风: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
《劝诫规则》十六条中第一条,叫“治署内以端本”
宅门以内曰上房、曰官亲、曰幕友、曰家丁,头门以内日书办、曰差役。此六项者,皆署内之人也。为官者欲治此六项人,须先自治其身。凡银钱一分一毫,一出一入,无不可对人言之处,则身边之人不敢妄取,而上房、官亲、幕友、家丁四者皆治矣。凡文书案牍,无一不躬亲检点,则承办之人不敢舞弊,而书办、差役二者皆治矣。
《谕巡捕、门印、签押三条》
第一、不许凌辱州县。
第二、不许收受银礼。
第三、不许荐引私人。
总督身边的低级服务人员如巡捕、门印、签押,品级低微甚至没有品级,是官僚体系中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为什么需要从严防范?他们都“无官之责,有官之权”,与吏治关系很大,三个角色的权力可以左右许多公务的进展和执行。
长随
“长随”(长年的随从)是地方官的私人仆役,任务是协助官员办理政务。
《偏途论》一书将长随分为三种:
第一种、落魄的世家子弟,读书不成,做生意又没本事,一时找不到出路,暂做长随;
第二种、自幼奔走江湖“为商为客”的历练老成之人;
第三种、不务正业,专喜结交朋友,吹弹歌舞,嫖赌逍遥之人,因生活无着,痛改前非,立志跟官,见识颇广,能说会道,为官长所任用。
门印
“门印”分别指的是“门上长随”和“管印长随”。
“门上长随”是看管衙门宅门的仆人,在“宅门”管理传达通报等事务的长随。
签押
“签押”是签押房,签押就是“签字画押”,“签押房”是官员日常处理公文的处所。
分享嘉宾:曾景运
曾国藩系列演讲计划
家书奏稿
识人用人
安庆之战
天京之战
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
天津教案
办理洋务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拙诚书院】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