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危机与《悉达多》的智慧|《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新书分享会
收起
现代性危机与《悉达多》的智慧|《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线下分享会
活动信息
嘉宾:顾彬(W.Kubin)、李雪涛、夏可君、董成龙
主持:苏远
时间:2023 年 3 月 24 日 (周五)
18:30 - 20:30
地点:单向空间·大悦城店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 101 号朝阳大悦城 5F-42
主办:字句Lette、联合天畅、单向空间
线下活动,报名参加
黑塞的《悉达多》 1922 年的完成为标志,几乎与同时代的英语世界诗歌《荒原》( The Waste Land ),德语犹太化小说《城堡》( Das Schloss ),法国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一道,在伟大之年,确立了一个现代生命的伟大范例。
同样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歌德的《浮士德》采取的是非常典型的西方化的道路,而《悉达多》却借用东方的故事与场景,建构了一个新的西方内核与东方文化交织的,个体生命转化的现代叙事模式。
黑塞曾坦言自己在创作《悉达多》时经历的严重精神危机,小说创作完成后,他自己也得到某种程度的救治。这部作品也成为了四十岁黑塞的成熟写作的起点,然而它在德国文学界的待遇却完全不可与德国一哥的《浮士德》相比,是什么让这两部类型之作差距如此?在德国,它被认为是刻奇文学的代表。
就像许多经典作品的出版传播一样,《悉达多》的流传也不一是一帆风顺,直到 1960 年代美国垮掉一代的文学反抗中,它才成为行动的经典,而后在全球风靡。而一旦被翻译到日本,尤其是反刍到中国时,这部小说成为中国与德国文化,东西方文化具有深度转换的最佳范本,受到我国读者的格外喜爱也就不难理解。
3月24日在单向空间·大悦城店,李雪涛教授将与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 M.Kubin )、夏可君教授与董成龙副教授一起,与你一起探讨《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中所包涵的现代性危机、德意志文化在文学中的显著特点、自我救赎的文学叙事传统,黑塞与瑞士(在欧洲的特别地位)、黑塞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从黑塞与托马斯·曼等人的交从过往中一瞥这部小说写作的历史文化背景。
嘉宾介绍
顾彬是最早向欧洲介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汉学家之一。 2002 年,顾彬开始主编十卷本《中国文学史》(德文),并撰写了其中的《中国古典诗歌史》、《中国古代散文史》、《中国古典戏曲史》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他着手翻译了六卷本《鲁迅选集》(德文)等书。从 2010 顾彬开始翻译、撰写十卷本《中国古代思想家丛书》(德文)。
顾彬的主要文学翻译作品还包括:北岛《太阳城札记》( 1991 )、《战后》( 2001 )、《城门开》( 2021 );张枣《春秋来信》( 1999 );翟永明《咖啡馆之歌》( 2004 )等。
李雪涛
夏可君
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个人著作十多部,以"无用"为核心概念,出版《疱丁解牛》,《一个等待与无用的民族:庄子与海德格尔的第二次转向》、《无用的神学:本雅明、海德格尔与德里达》与《无用的文学:卡夫卡与中国》与《烟影与面纱:克服虚无主义的无用美学》等专著,让无用、虚化以及余让的中国范畴生成为当代哲学的核心概念。
董成龙
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政治思想史》期刊学术编委
活动主持
苏远
华中师大文学硕士,资深编辑,独立小众图书出版品牌字句lette策划,业余译者
《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
赫尔曼·黑塞 著
李雪涛 译
2022-6 版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