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e
呼吸公社 | 云饭局
摄影改变了人的观看方式,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摄影规训了人的观看方式。那么摄影又是如何规训了人的观看方式,直至左右着人们认知方式的呢?这其间权力关系又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生成了有关摄影的“真相机制”?
摄影这一概念的拓展,让我们看到了当代艺术摄影在当下的各种可能性。今天的神经科学理论已经证明:不存在也可以被感知。今天的数字艺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也同样向我们呈现了不存在之物的影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生成世界上不存在的人物和场景……罗兰·巴特的“此曾在”已经完全不适合今天的摄影理念了。
由寒山美术馆和服务器艺术联合出品的“图像的绵延与重生”线上研讨第一期将于5月24日直播 。首期研讨将会以“当代影像艺术的未来可能性”为题,并邀请了呼吸公社社长、艺术理论家、独立策展人藏策担任主持,寒山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布达,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方向教授费俊,服务器艺术艺术总监、当代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顾振清,联合国展览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专家库摄影类专家江融,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缪晓春,独立纪录片导演、艺术家、当代艺术摄影批评人袁园作为讨论嘉宾参与讨论。
主持嘉宾 藏策 艺术理论家、独立策展人,呼吸公社社长。在以符号学方法研究当代艺术理论方面颇多建树,创建“超隐喻理论”与“元影像理论”,在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任第26届国展评委、北京国际摄影周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国内多个大型影展的评委、学委等职。著有《超隐喻与话语流变》、《元影像理论与元语言研究》等著述,以及学术论文、理论批评、散文随笔等百余篇。策展「山水与风景的对话」、「文献之上」等大型影像艺术展,从事文学与视觉艺术两个领域的“元理论”研究,获国家级最高个人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奖)、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最高学院奖”及“飞马杯优秀策展人”荣誉称号等。 讨论嘉宾 布达 寒山美术馆馆长、策展人。毕业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巴黎高等实践学院(艺术与语言、宗教科学与社会),九三学社社员,2016年始主持创办寒山美术馆并担任馆长。“生羊毛”杂志(Surgemagazine)创办人和主编,集合工艺设计品牌“Mindthings”的创办人。 费俊 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方向教授,某集体交互媒体首席创意总监、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人。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由虚拟和实体空间的共同构建的混合空间。他的艺术及设计作品曾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展览和艺术节中展出,并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 顾振清 1964年生于上海。1987年毕业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2003年至2006年任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总策展人及副馆长,2004兼任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艺术总监,2005年兼任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系客座助理教授。2006-2007年任上海朱屺瞻艺术馆执行馆长。2006-2008年兼任《视觉生产》杂志主编、2008年受聘为第五届台新艺术奖决审评委、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9-2011年任北京白盒子艺术馆艺术总监。2009-2016年任北京荔空间艺术总监。2014-2016年任西安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学术馆长。2017-2018年任厦门MORE ART艺术馆学术馆长。2018-2020年任台湾艺术大学雕塑系客座副教授。2020年起任服务器艺术艺术总监。现以独立策展人身份工作、生活于中国北京。 江融 获纽约市立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曾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进修;出版过《摄影的力量》著作和斯蒂芬•肖尔《照片的本质》译著;曾担任《中国摄影》杂志《面对面》和《摄影2.0》专栏主持,并为《摄影世界》杂志主持《世界当代摄影家影廊》专栏;曾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过多次摄影个展;2007年为平遥国际摄影节策划主持首届国际摄影高端论坛;2009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和评论类);2011年担任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人;2017年起主编世界当代摄影大师成名作丛书;2018年担任纽约华美协进会举办的《山艺术》摄影展策展人;2020年担任美国露西奖基金会国际摄影大赛评委;现任联合国展览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专家库摄影类专家。 缪晓春 1964年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90年代开始在现实与虚拟的界面探索和创作,作品包括摄影、绘画和基于软件创作的三维电脑动画,并在国际上广泛展出。曾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3),第7届亚太三年展(2012),首届基辅双年展(2012),第4届广州三年展(2012), 釜山双年展(2008),首尔媒体双年展(2006),上海双年展(2002)以及纽约-芝加哥-伦敦-柏林等地美术馆“过去和未来之间”巡展(2004-2006)等。 袁园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独立纪录片导演、艺术家、当代艺术摄影批评人,长期参与各类社会行动影像项目,现生活工作在北京。 从2004年开始参与非政府机构与影像有关的项目,从2012年开始连续8届作为酷儿大学纪录片训练营的讲师。从2007年参与创办倡导性少数权利的NGO粉色空间(2007),创作和策划了一系列的摄影作品,包括《北京前门同性伴侣结婚行为摄影》(2009),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山女晋娃农村感染艾滋病妇女和儿童作品联展》(2011),《At this moment, I want to be》(2013)获得荷兰“国际骄傲摄影奖”的特别奖。从2008年开始独立纪录片的创作,主要作品有《宠儿》,26分钟;《奇缘一生》,81分钟。自2018年起开办当代艺术摄影作品解读与理论分析讲座,目前已累计上线超过230节课程。
袁园
缪晓春
江融
顾振清
费俊
布达
藏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