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e
“心理咨询其实是一个和人类苦难亲密接触的这样的一个职业。”(欧文亚隆,《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有点像在人类苦难的汪洋大海里乘风破浪,需要和正在经历痛苦的他人保持紧密的关系并提供高质量的陪伴,然后不断的经历这样的过程。
咨询师理所当然的与家人、朋友过着个人的生活,同时作为一名社会成员也经营着职场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也与来访者保持着密切的人际互动。在维持和改善种种心理困难的临床过程中,咨询师有必要经常体味自己与来访者互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咨询师这样的情感体验,是以咨询师倾听、理解来访者的同时,也倾听着自己内心的声音,并将这份主体性的体验作为与来访者工作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持续对自己的主体性体验保持开放的姿态,从而在和来访者的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出抱持的促进性环境,同时避免职业耗竭(Burnout)。
因此,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的情感体验,既有因为咨询进程而发生的“移情/反移情”的部分,也有咨询师作为职场人和生活者的部分,咨询师需要对来访者的心,对咨询师自己的心,发挥我们的专业性,自我关怀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保障专业胜任力,需要咨询师在理论、技术以及态度方面要跟随临床工作的时代发展以及临床实践做出及时而有效的调整,自我关怀也是咨询师伦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尽可能的保护来访者的福祉。
由上可见,自我关怀是心理咨询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桐心学院两年期动力学项目的必修课之一和压轴课,《自我关怀》这门课程得到了两届学员的一致好评。此次,王东老师将对其在桐心学院主讲的,原本8课时的《自我关怀》进行精炼,计划以三次,每次120分钟的方式,与大家交流下身为咨询师如何在临床中践行自我关怀。
三次课的内容分别从三个层次上践行自我关怀——了解咨询师专业训练以及临床设置对于自我关怀的意义,在临床过程中探索并践行对来访者和自己实时运用自我关怀,以及在临床工作中寻找梳理心灵发展及规律议题的某些“地图”,按图索骥,从相对宏观的心灵-原型视角解读生命。
主讲人介绍:
王东
独立执业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助理心理师(ZX-19-127)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初级组、高级组毕业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荣格分析师候选人
桐心学院创始人
【讲座大纲】
【第一次课】:
【见众生】规矩方圆——从专业训练及设置的角度谈自我关怀
● 为何自我关怀
● 何为咨询师的自我关怀
● 专业准备度——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理论学习
◆ 临床督导
◆ 个人分析
● 临床工作的设置——无以规矩何以方圆
◆ 硬性设置:时间、地点、费用、边界
◆ 软性设置:中立、节制、匿名及自我暴露
● 临床之态度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及?其无正。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第二次课】:
【见自己】如其所是——以聚焦疗法为基础的自我关怀
● 聚焦疗法的缘起及哲学基础
●经典聚焦“六步法”简介
● 何为“体会”(felt sense)
● 咨询师聚焦——咨询师的自我疗愈
● 聚焦在临床过程中的实践
【第三次课】:
【见天地】道法自然——以荣格原型理论的临床理解
● 荣格原型理论简介
●主要的情结及原型
●从原型的角度理解个体发展路径
◆ 英雄之旅
◆ 自性之旅
● 与咨询师相关的原型
◆ 受伤-疗愈者原型:Chiron
◆拯救-受惩罚者原型:Prometheus
◆转化-超越者原型:Hermes
● 咨询师的自性化
三节课之后,你有望:
运用理性的功能关注到理性及非理性素材,开发并运用我们的非理性的功能(特别是直觉功能)来践行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
如果说咨询师的职业生涯,也是一个人不断精进、修行的过程,那么自我关怀一定是贯穿这一过程始终。
【讲座时间】
周五上午10:00-12:00
2024年8月9日
2024年8月16日
2024年8月23日
【费用】
免费
【参与方式】
讲座使用瞩目会议室(提前下载“瞩目国际版”,并自行测试)
会议室号码提前一天短信通知,如当天还没收到会议号,请联系助理
【注意事项】
1、参加者必须打开摄像头并实名登录(和报名时姓名一致),未实名者将被移出会议室(移除后同一设备无法再次登入)。
2、参加者不得录音、录像,并对涉及的案例保密。
3、本讲座实时进行,不提供文字稿,不提供回放。
一旦接受报名,概不处理退款申请。
报名者默认同意以上规则,不能遵守者切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