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自晚清以来,在黄浦江畔的滩涂和农田之上,一座大都市拔地而起;
此后,商业狂飙,马路拓宽,煤气灯照亮了形形色色的路人——上海将中国现代化转型凝聚在她独特的都市空间和景观、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文化的变迁中。
1928年个上海公共租界外滩,右面是欧战铭记碑
20世纪初期,就有人把这种互动中的重构不无夸张地称为“上海化”。换句话说,此前的上海是“江南的上海”,此后的江南则成了“上海的江南”——上海已然成为江南文化版图的中心。
今天,穿过外滩汹涌的人潮,走在每一条街道幽深的梧桐阴影里,探身进入每一栋造型独特的建筑,上海仍然在用她的独树一帜,满足你对于“现代”的所有想象。
而站在潮头,往身后看去,这座城市在历史中的起起伏伏,就隐藏在林荫道茂密的梧桐树丛之后,路过那些紧闭大门的西式独栋洋楼,往弄堂的深处探一眼,一个不留神,就会错失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城墙如何围起又拆除?租界如何延伸扩张?钢筋与混凝土如何重塑了这座城市的面貌?新与旧又如何在外滩与里弄间碰撞?
6月,跟随复旦博士龚应俊老师,穿行于上海的街巷之间,从徐家汇到南昌路,从外滩到苏州河,微观上,深入城市的空间肌理,宏观上,以历史地理学视域,回首一段百年上海往事。
01. 重走鲁迅小道,追忆黄金时代
6月1日 14:00-16:00
多伦现代美术馆-鸿德堂-夕拾钟楼-景云里-永安里-丰乐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郭沫若旧居-白崇禧旧居-汤恩伯旧居-拉莫斯公寓-大陆新村-内山书店-鲁迅纪念馆-鲁迅墓
四川北路一带,作为越界筑路区域,产权不明,国民政府难以直接管辖,因而成为左翼文人活动的绝佳场所。鲁迅的最后十年,便是在虹口度过的。
如今,沿着“鲁迅小道”行走,便能探索这位革命先驱的经历和轨迹。
横滨路的景云里,是鲁迅与许广平的结婚新居,他们在这里生下了孩子“海婴”;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他们又先后搬到了多伦路旁的拉摩斯公寓 ,和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
多伦路北的公啡咖啡馆是鲁迅和他的友人约见论事的场所,被称为鲁迅的“第二客厅”。如今的多伦路,也是这样一条文艺小道。文创市集火热开张,孩子们坐在路边写生,游人在路边的咖啡馆闲坐,享受这里的宁静。
鲁迅在这里与郁达夫合编《奔流》与柔石等组织新文艺团体“朝花社”创办《朝花》、《艺苑朝花》,编辑《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与冯雪峰合编《萌芽》月刊,后成为“左联”机关刊物 ;他经常去内山书店购书,与内山合作举办版画、木刻画、书籍插画展览,推动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
而虹口的故事,远不止于这些;由长老会沪北堂建造的鸿德堂是少见的采用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的教堂,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薛公馆、王造时故居、白崇禧旧居…小楼林立,见证着中国近代的百年风云。
02. 文人、画家、名伶——淡水路里的“红与黑”
6月2日 14:00-16:00
诸圣堂-农工党一大-张充仁旧居-花园公寓-刘海粟旧居-黄宾虹、艾青、张大千、萧红旧居-八路军驻沪办-红黑出版社
在淡水路,有撑着衣杆探出头的烟火生活,也有踩着滑板过斑马线的日常。新与旧的风景,串联起这座鲜活的城市。
淡水路始建于清末,历史悠久,这里的住宅很多都是历史保护建筑,每走十几米就能看见墙上挂着一块优秀历史建筑或者文物保护点的牌子。
比如,淡水路214弄——建于1928年的丰裕里,是经典的上海石库门建筑,诗人艾青、画家陶冷月都曾在这里居住过。
淡水路66弄4号是《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创刊人是恽代英、瞿秋白、张太雷。
诸圣堂在复兴中路与淡水路的交叉口,1925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麦甘霖和中国教师汪孝奎共同筹划建造,是上海仅有的保存很完整的罗马式基督教教堂。
旧日的石库门住宅,经过前几年“修旧如旧”的保护性修复,成为这座现代化城市历史记忆的载体。
03.新旧时代里的青年们:南昌路
6月8日 14:00-16:00
复兴公园-大同幼稚园-中华职业教育社-科学会堂-《新青年》编辑部-国民党上海执委会-陈其美、林风眠、傅雷、蓝苹、徐志摩陆小曼、巴金等旧居
距离淡水路不远,是南昌路。沿街行走,能看到街边各样的青年聚坐,喝咖啡、聊天,好不热闹。
时过境迁,这里也曾是《新青年》杂志的编辑部所在,不同时代的青年们,都曾为他们的理想而奋斗。故而南昌路也被称为“初心之地”。
南昌路最早修筑于1920年,其前身是法公董局修筑的军官路,后又被称作陶而斐司路和环龙路,如今全长1690米,西起襄阳南路,东至重庆南路,身处闹市中心,却幽静非常。
两旁西式建筑中,最值得注意的莫过于科学会堂,在南昌路上占地面积最大、外观最为惹眼,其中一号楼,原为法国学堂,建成于1917年,由当年的法租界公董局建筑师万茨和博尔舍伦设计,姚新记营造厂承建。1958年1月18日,更名为科学会堂,并由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亲自题写。
巴金、林风眠、傅雷、徐志摩等文化名人的故居,也等待着你去发现。南昌路,是名副其实的人文之路。
04.苏州河:彼岸新生
6月9日 14:00-16:00
中国证券博物馆—外白渡桥—上海大厦—乍浦路桥—上海邮政博物馆—河滨大楼—上海总商会旧址
苏州河,又称吴淞江;从烟波浩渺的太湖倾泻下来行至下游,与同样滔滔东去的黄浦江交汇拥抱,于是在江河的接合处的广袤平原上渐渐兴起了这座城市。
它承载了上海近代的内河航运的功能,在沿岸建立起了各种驳岸码头,昼夜运输着往来于上海与内地货物的吞吐,以及人员的流动。
近代工业从这里发源,抗日的烽火在这里燃烧,无数新旧思想在这里碰撞,从江浦易位、浦江潮涌,到上海海陆变迁与黄浦江的形成,再到上海开埠与租界展拓历史;一路阅读上海如何因河而生,因海而繁荣。
05.徐家汇:文化交流的前沿
6月15日 14:00-16:00
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藏书楼旧址-圣母院旧址-徐家汇天主堂-观象台旧址-徐光启墓
近代历史上,徐家汇则一直是中西文化兼容的象征。400年前,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中国近代科学文化先驱徐光启就在这片土地上,引进了西方科学与文明,开启了中国迈向全球的窗口,也给海纳百川的「上海精神」打下了第一块基石,使「徐家汇」成为海派文化的策源地。
此后数百年,后人继承了徐光启、利玛窦(MatteoRicci)开创的「西学东渐」、「中学西传」事业,一系列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出版、慈善和宗教机构在此陆续兴建。直至20世纪初,徐家汇已经成为了一个具规模的海派文化重镇。
被称为“远东第一大教堂”的徐家汇教堂,交通大学发端于此;徐家汇藏书楼是中国最早最完备的图书馆;徐家汇观象台是中国最古老的气象观测站;徐汇中学是中国内地最早的新式中学;土山湾画馆是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信仰空间、教育文化、科学文化、慈善文化、出版印刷空间,这些物质的、非物质的部分共同构成了徐家汇作为近代上海社会重要文化空间的整体。
06.十里洋场与独上高楼——外滩景观与都市想象
6月16日 14:00-16:00
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外白渡桥-划船俱乐部-外滩33号-原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中国银行-和平饭店-汇中饭店-外汇交易中心-海关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以黄浦江为界上海被划分为东西两块,东边的陆家嘴金融中心,是上海如今的金融中心;西边的外滩林立着万国建筑群52座风格迥异的古典西式大楼,悠悠的投影出上海的过去。这里曾是霓虹闪烁、觥筹交错的十里洋场。
六十年代的风情旧梦,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以外滩为起点,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辐射广泛,暗藏着有关旧上海的风情摇曳,与新上海的繁华喧嚣。
这里有最早的“摩天大楼”,西方复古风格建筑沿街排开,沙逊大楼坐落其中,独树一帜,以几何形的摩登图案代替了复杂的古典母题,开启了装饰艺术派的风潮。而最北边的英国领事馆,还留存有殖民地建筑特征。
繁华之下,仍有意味悠长的故事,上海的现代化,亦是浓缩的中国现代史。
活动安排
活动讲师
龚应俊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四川大学禹迹历史地理学社创始人,复旦史地所青年禹贡学社社长,央视《中国地名大会》第一季选手。
龚老师长期从事研学工作,多次带团游学,厚重的跨学科背景和知行合一的专研经历,形成了专业度高、知识面广、观点深刻但又兼具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深受学员的喜爱.
丨 费 用 包 含 丨
专家讲师专业讲解与全程领队
每人一副无线蓝牙耳机
丨 费 用 不 含 丨
活动中所遇门票
未提及的个人消费
开票需另加税费
注意事项
1、因官方展览门票购买后不予退换,请大家务必在成功报名并确认成团后,再前往购买展览门票!
2,参与活动要求
大小同价,儿童需在成人陪伴下报名参加,谢谢。
3,退款说明
活动未成团:随时可退。
已成团:活动前7日,退还费用80%;活动前7-2日,退还费用60%;活动前2日内,不可退费,不可改期。
4:活动开始前一天,会拉活动群,领队会在群中通知活动相关事宜,请留意手机消息。
5. 活动过程会拍摄现场照片用作交流和后期推广用;参加活动默认您同意我们使用您的照片;如有特殊需求,请提前告知。
1.本活动由主办方委托【活动行】票务代理,具体服务由主办方【微信用户】提供;
2.本活动支持开具电子发票,并由「活动行」为您开具。
3.如需发票,请登录活动行APP提交申请,活动行将在活动结束后7日内为您开具电子发票并发送至您的邮箱。
4.本活动支持退款,如需退款,请于活动开始时间的24小时之前提交申请,24小时内不接受退款。退款时,活动行将收取票价的10%作为退款服务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