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我决定扮演自己——刘汀《水落石出》新书分享会

Sat, 21 Oct 2023 14:00:00 GMT+08 ~ Sat, 21 Oct 2023 16:00:00 GMT+08
(北京)Register to See Address
单向空间

Hide

Tickets
    Please select the order price
    More Details

    Event DetailsHide...

    一个人在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他的自我意识会不断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叔本华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一路上似乎都在被选择着成长,被要求成为一个看起来正常的人,真正的选择实在不是很多,偶尔夜深人静也想过那个古往今来被想过无数次的问题——
    如果能选择,你最想过的人生长什么样子?
    痛快地爱恨、环游世界、成为艺术家、隐居、创造自己的作品……或者,仅仅是和现在一样,做现在要做的、该做的、想做的事,扮演一个不够理想的自己?
    几年前,刘汀在饭局上听朋友提起两兄弟的故事,由一句荒诞的“我比我弟弟小两岁”开始,他搭建骨骼、肌理,填充血肉,一部荒诞、冷峻、真实的小说成型。
    “北漂”中年重返故乡,揭开前半生的过往,幼时求学、乡镇医疗事故、中关村创业、时代节点上的种种机遇选择、与弟弟之间不断错位的人生……直到兄弟俩都成了破碎的中年人,那旷日持久的互相羡慕才告终结。
    每一位其貌不扬的路人,都有着百转千回的过往。而每一条道路似乎都指向同一归处,到那时,再回答开头的问题,也许我们会“决定扮演自己”。
    10月21日(周六)14:00,《水落石出》作者刘汀与学者、作家刘大先,诗人、批评家杨庆祥,中国作家网编辑陈泽宇一起来到单向空间 · 大悦城店与朋友们一起聊聊自我与现实。


    我决定扮演自己 

    ——《水落石出》新书分享会


    嘉 宾
    刘汀、刘大先、杨庆祥 

    时 间
    2023 年 10 月 21 日(周六)14:00-16:00

    地 点
    单向空间·北京大悦城店

    主办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单向空间

    票 价

    饮品+留座 39 元

    新书+留座 53元


    扫码报名



    #嘉宾简介

    刘汀

    小说家,诗人,出版有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青春简史》,小说集《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中国奇谭》《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散文集《浮生》《老家》《暖暖》,诗集《我为这人间操碎了心》等。曾获百花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丁玲文学奖、陈子昂诗歌奖等多种。

    刘大先

    学者、作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著有《八旗心象》《从后文学到新人文》《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等十余种。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


    杨庆祥

    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思想随笔《80后,怎么办》,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评论集《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社会问题和文学想象》等。

    陈泽宇
    中国作家网文史频道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文章散见于《文艺争鸣》《文艺报》《特区文学》等。

    #相关图书


    《水落石出》

    作者:刘汀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9
    《水落石出》是刘汀的全新小说。北漂中年返乡,揭开自己被交换的前半生:童年寄养、兄弟易位,“我比我弟弟小两岁”。真实的生活里,荒诞随处可见,兄弟俩耿耿于怀了半辈子,转眼都已人到中年。时代风潮轰轰烈烈,风刀霜剑催逼甚急,原本短暂的返乡,却意外带两人回到了共同的人生起点,山高 月小,一切即将水落石出……

    #精彩选摘



    本质上,写小说也是劳作,既然是劳作,也就和种庄稼没有太大分别,字斟句酌如拣选种子,谋篇布局类安排五谷杂粮。所以今天不妨把对小说的一种理解简化为—写小说如种庄稼。

    如今,不要说年轻人,即便是中年以上的人们,大概都不怎么看见真正的庄稼了。我们眼里只有磨好榨出的米面油,甚至只有餐厅里烹饪好的食物、面包店烤好的面包,无人知晓这些事物最初不过是一粒种子,因为投入了大地,因为有农人悉心侍弄,因为阳光雨露,才长成一株禾苗,才结出或酸或甜的秋实。再然后,才是我们日常所见所用的样子。

    我在乡下的完整生活有二十年。其中的八年,从小学到初中,每年都会有几段时间非常亲密地接触庄稼。这些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在为我提供真理。春天,跟着在牛马的屁股后面,把一枚又一枚豆籽点进田垄;也可能是端着簸箕,抛洒土肥去覆盖母亲点下的种子。不论做哪样,大人都只有一个要求:别太稀了,也别太密了。这尺寸他们已了然于胸,而我却难以摸到门路。夏日,放农忙假,跟着大人去薅草。谷子长到一拃多高,在干爽的土地上摇摆。我看见田垄中一丛丛密密的苗,高兴地跟母亲说:“谷子真好啊,你看长得多密。”母亲头也不抬,一边蹲着向前挪动,一边说:“庄稼长得好不好,看的不是苗,是没苗的地方。”琢磨了许多年,我才明白大致的意思—一株庄稼长得好坏,能从自身的高矮粗细看出来,可一地庄稼的好坏,看的则是苗和苗之间的距离。距离太近,甚至生到了一处,这些苗就会因互相侵蚀而孱弱细瘦,甚至一粒粮食也结不出来;距离太远,一条垄也没几株苗,照样收不了多少粮食。它们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太稀又不太密—既不近到互相影响,又不可远到无法彼此呼应。

    写小说又有什么不同呢?字词字句,既要有章法,更要有文气。文意总在空白处,那些没写的东西,才是要写的东西。所以,字和字的距离,就是苗和苗的距离,必须恰当、合适。恰当与合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要看土壤、水源、天气、种子,更要看写作者对这门活计的熟练度与理解力,所以写作总是随时而动、随势而动,也是看天吃饭的活儿。

    说到这,忍不住又想起一样庄稼,玉米。我小时候遇见过两块至今仍在记忆中生长的玉米地。

    第一块地里,有两家的玉米,我们的和邻居家的。我家的玉米比邻居家的矮一个头。我心里难过,便说:“咱家的玉米怎么长得这么差。”父亲却掰掰正在成形的玉米穗说:“好。”从地东头走到地西头,我终于忍不住问:“明明比别人家的矮那么多,怎么还说好?”父亲说,你不知道,现在的玉米都是改良种,有百天种,有九十天种。我们种的是百天种,一百天才成熟,别看它长得矮,可是一亩地打出来的玉米,可别九十天的多。

    另一年,又看到一片玉米,长得一株挨着一株,密不透风,所以都不高,甚至根本没有结出玉米穗。我以少年的姿态跟父亲说:“看看,这家人真是不会种庄稼啊,不知道两株苗之间是要留空。”我以为我懂得了农耕之道,并以此去嘲笑的别人,哪想很快就被父亲“打脸”。父亲说,狗肚子盛不了四两油,别又不懂装懂啦。我不明所以。父亲解释说,这片地里种的根本不是玉米,是青贮。青贮本来就不是为了打粮食,而是收割后晒干,留到冬天用来喂牛羊的。所以,种青贮就是要种得密密实实的,这样长得才多,而且因为密,才长得细细的,牛羊吃起来才不会那么干硬。我羞愧而恍然。

    写《水落石出》的时候,我想的多是这类种庄稼的道理。



    我决定扮演自己

    ——《水落石出》新书分享会

    嘉宾:刘大先 杨庆祥 刘汀

    嘉宾主持:陈泽宇

    时间:10 月 21 日(周五)14:00-16:00
    地点:单向空间·北京大悦城店‍‍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5F-42

    主办:上海文艺出版社、单向空间


    扫码报名




    加入单向空间· 北京活动线下群
    第一时间了解单向空间活动资讯
    获得更多活动福利

    扫码加入社群



    Event Tags

    Recently Participation

    • 张莉
      Register

      (1年前)

    • 微信用户
      Register

      (1年前)

    • 张兆朋
      Register

      (1年前)

    • 微信用户
      Register

      (1年前)

    • jing
      Like

      (1年前)

    • 用户_0160
      Like

      (1年前)

    Perhaps you'd be interested in

    Question

    All Questions

    Haven't posted any questions yet, grab a sofa!

    OrganizersMore

    WeChat Scan

    Share to WeChat→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