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第一回听时,一头雾水。随着几年经典熏习下来,加之自己也时常在做事中去观己观人,慢慢的有所体悟。 寒与暑是我们认识自然现象时分别的对立认知,一如我们对这个世界其他一切现象的认知一样,所有的事情理所应当的分个黑与白,对与错,善和恶,好跟坏。 洞山的回答很妙,直接超越寒与暑的二元对立,引领僧人到达无寒暑处的空之境。 这僧似乎并未上道,大抵也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如何是无寒暑处?” 当没有真正契悟到空之妙境时,那就如实接纳当下的寒,真切体会当下的热吧。别逃避,别害怕! 禅门祖师追求的就是要在修证中,将修持者的生命与宇宙自然共鸣,淡定空灵,心无取舍,勇敢自在,深悟无碍之境,静享妙意禅趣。 是有时迎大暑节气,邀您一起来共青森林公园,如实感受夏日炎炎的火辣,或许您会在一杯清茶里相遇自心中那「无寒暑处」。
四千茶事·最新活动
无寒暑处 | 大暑 · 廿四茶会
时间:7/23 15:00~18:00
茶人:四千茶事茶人们
茶品:清凉针;无觅处(设五席)
费用:¥129/场
地点:共青森林公园
7.9午休的时候做了个梦,直击十年前发生的我人生中目前为止最大的一件事。 我以为这两年放下了点,一梦才知,这么多年过去了,伤痛还是老样子。 醒来后还是很难过,眼泪止不住往外涌。 正在此时,格桑老师微信我,和我说晚上茶会的事。 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现在的状态,还能不能当任茶助? 但是我之前已经答应老师了吖! 我怎么能因此退缩呢? 我努力把自己从悲伤的情绪中拉出来,擦干眼泪。 下午 4点开始准备晚上的茶会,布置场地、分配任务、过流程、彩排、调整…不断地尝试调整… 我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奉羹人,和平时奉茶一样,只不过茶变成了羹。 每次茶会第一个环节是打坐静心,这次也不例外。 茶会正式开始前在招待嘉宾,所以心是飘散在外的,我正好趁打坐收心,让自己沉下来。 静下来后,我又在脑海里过了遍等会奉羹的过程。 当过到起身行禅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个之前没注意到的问题,我是否要提前脱鞋? 还是像彩排时一样到榻榻米跟前再脱? 平时茶会奉茶茶人都是一开始就在榻榻米上,所以没有这个问题。 我是个有洁癖的人,而且很严重,所以我有点介意赤脚走在大家穿鞋的地上。
这时我想起5月天台山禅茶游学时继华老师说的一句话: 你想的是怎么把这茶叶炒好,就不会怕锅烫了。 对啊! 我现在要做的是把羹奉好,赤脚踩在大家穿鞋的地上算什么? 考虑到穿着鞋走路可能会有声响,会影响氛围,外加到榻榻米跟前再脱鞋也不方便,果断决定提前脱鞋! 当看到大家喝得心满意足的时候,我的内心也充满了欢喜。 第二场关于今日茶会主题“虚室生白”的讨论,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会心生欢喜——因为彼时的自己是一种无我无杂念的状态,一心一意奉好眼前这一碗羹。
Share to WeChat
Like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