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一嚼两千年:从药品到瘾品,槟榔在中国的流行史》 新书分享会

Sat, 16 Jul 2022 15:00:00 GMT+08 ~ Sat, 16 Jul 2022 17:00:00 GMT+08
学而优书店

Hide

Tickets
    Please select the order price
    More Details

    Event DetailsHide...

    《一嚼两千年:从药品到瘾品,槟榔在中国的流行史》

    新书分享会

     

    可能是中文世界第一本关于槟榔的社科著作


    本书叙述了槟榔这种小小的青色果子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倾倒众生,着重梳理了它在中国两千年来几起几落的流行史,并揭示出其背后社会与文化的种种变迁。 青年学者曹雨结合历史文献研究、人类学视角和社会学调研,再现了槟榔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演变历程——它作为一种热带作物,如何从太平洋的南岛文化圈走出来,如何传播到南亚,与佛教文化交融,更重要的是,如何从秦末汉初开始在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中留下印记。


    鲜为人知的是,槟榔在“瘾品”之外,还有丰富多面的文化内涵:从两汉时期驱除瘴疠的灵药,到魏晋名士高洁情怀的寄托;既是南北朝时常见的佛教供品,也是岭南男女的定情之物;曾在清朝满洲贵族中风行一时,又在当代的劳动人民中复兴。此外,作者亦深入调查了槟榔在当代社会再次流行的缘由与现状,并探讨了今日饱受争议的槟榔产业未来将何去何从。


    ●八面玲珑,鲜为人知的多重身份

    医家的“洗瘴丹 佛教的供养物

    名士高洁情怀的象征

    民间的定情物 “法力无边”的瘾品


    ●两千年流行史,远超咖啡和烟草

    玄奘、苏轼、嘉庆皇帝都嚼过槟榔

    李白、杨万里、李煜的诗词中都写到过槟榔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中也有槟榔出场


    ●关于槟榔的各种冷知识,满足你的好奇心

    槟榔在不同地区有哪些不同的食用方式?

    嚼槟榔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为何名曲《采槟榔》竟出自不产槟榔的湖南湘潭?

    槟榔在现代为何复兴,在饱受质疑之后又将何去何从?


    嘉宾:曹雨

    广州人,历史学博士,人类学博士后,资深“吃货”,好寻访各地美食,从中发现人类文化与生活的多样和精彩。现就职于暨南大学,专研饮食人类学,尤重食物与移民之关系,著有《中国食辣史》。

     

    时间:2022.07.16(周六)下午15:00~17:00

    地点:学而优书店2楼活动室(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

     



    Event Tags

    Recently Participation

    • jean
      Register

      (3年前)

    • jean
      Like

      (3年前)

    • 大地悟空
      Register

      (3年前)

    • Alsi
      Register

      (3年前)

    • 瀚生
      Register

      (3年前)

    • Yui
      Register

      (3年前)

    Perhaps you'd be interested in

    Question

    All Questions

    Haven't posted any questions yet, grab a sofa!

    OrganizersMore

    WeChat Scan

    Share to WeChat→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