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嘉宾 余天一 科普文章作者 生态摄影师和自然题材画师 Bazi八子 植物分类学者 植物标本艺术作品创作者 主持嘉宾 黑麦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活动日期 2024年10月12日(周六)19:00-21:00 活动地点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DT51 3F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进场 坐席有限,先到先得 直播平台 新浪微博 @SKPRendezvous 无法到达现场的读者,请以直播形式观看本次活动
【活动内容】
自然探险家约翰·缪尔(John Muir)曾说过,在每一次与自然的接触中,我们得到的远比寻求的多。居住在城市中的我们,在家、窗台、院子、办公室,甚至屋顶、车里都种了花草,试图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去接触自然。养植物只是为了闲情逸致吗?当然不是。当我们养植物,看到不同形态的生命时,就不难发现,我们与植物的种种相似之处。 杉林溪铠兰(图片绘图 :余天一) 几年前,植物画家余天一和家人从北京市区搬到了昌平。为了能安置更多的植物,他在那边租下了两个大棚,里面种满了各种稀有的花草:生长缓慢的澳洲石斛,生活在海南石灰岩山上的盾叶秋海棠,喀斯特植物报春苣苔,长有绢毛的牻牛儿苗,喜阴喜水的雪花葛,巨大的象腿蕉,迷你的仙客来,能释放生物碱的曼陀罗,沾满小虫的捕虫堇,还有原生的骨节天竺葵,肉桂天竺葵…… 余天一收藏的植物来自世界各地,当它们被移居到昌平的这个大棚时,所有的植物都不得不为此重新调整作息与生命的周期。余天一静静地观察这些植物的一举一动,谁改变了颜色,谁的基因突变了,谁快扛不住了,谁开始伪装自己,谁开始变得活跃。与其说余天一收藏的是植物,倒不如说他收藏了这些植物的“某种生活方式”。 八子的工作台(图片提供 :八子) “每一粒种子入土,也都注定是一场豪赌”。贝隆达·L.蒙哥马利(Beronda L. Montgomery)在《植物教会我们的事》中这样写道,“也许这片土地永远得不到雨水滋润,也许这里的土壤极为贫瘠,也许这里的地面上永远照不到阳光。但种子并没有太多选择,它只有在一缕光线,一点水分,一线生机偶然眷顾自己脚下的土地时,尽最大的努力把握住这个从沉眠中醒来扎根发芽的时机。只要能够存活到开出花朵,结出种子的那一刻,就算是自己的胜利。 八子,生活在云南的植物学者。他的社交媒体仿佛是一场可以在指尖流动的展览,好看的植物标本、窗外跃动的绿意、森林里婆娑的树影……都是展览里的主角,印证着自然是“美好意念的影像”。他的工作室是原本家里空置的一套房,重新住进去后才慢慢添置了家具,有了生活的痕迹,“我的工作台正对着朝南的窗户,所以一整天都有很好的采光,午后暖色调的阳光照进来,打在摆放的标本和画上,特别美。窗外的树在我小的时候就种上了,那时树还很小,现在已经长到了我的窗口,风吹动着绿叶,真的非常治愈。” 当我们种下一棵植物到底种下了什么?也许是意外。在养一棵植物时,很多你以为结束的事情其实并未结束,有沉默的力量。参与撰写本期封面故事的主笔黑麦,在Talk三联播客中也和同事一起分享了那些发生在人与植物之间微妙又充盈的情感和故事。 2024年10月12日(周六)晚19:00,我们将邀请文章作者、生态摄影师、自然题材画师余天一和植物分类学者、植物标本艺术作品创作者Bazi八子,并由《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黑麦担任主持,做客 DT51 3F RENDEZ-VOUS,聊聊养植物的乐趣在何处,以及植物能带给我们哪些不同的生活体验,分享植物教给我们的那些事。
【活动嘉宾】 余天一 科普文章作者、生态摄影师和自然题材画师。作为科普作者长期为《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森林与人类》等杂志供稿。科学绘画多次获奖,曾设计《药用植物(三)》邮票,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供稿画师。 Bazi八子 植物分类学者,植物标本艺术作品创作者,国际天南星学会成员,云南八子花园标本室主理人。个人作品展:《千山惊蛰》(2018,北京);《山川的诗》(2023,北京) 【主持嘉宾】 黑麦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那些植物教给我们的事》《博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等主要执笔人。 【推荐阅读】 《醉酒的植物学家:创造了世界名酒的植物》 作者:[美] 艾米·斯图尔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这本书是一篇在植物学与酒的婚礼之上朗诵的充满激情的祝酒词——清酒始于米粒,苏格兰威士忌源于大麦,特基拉来自龙舌兰,朗姆酒酿自甘蔗,而波本酒出自玉米。你已经渴了吗?在《醉酒的植物学家》这本书中,艾米·斯图尔特考察了许多能让人 晕眩的花草、树木、果实和真菌,几千年来,人类用他们的才智和激情,不顾一切地把这些植物转化成酒精。这部融生物学、化学、历史、词源和调酒术于一体的迷人著作——其中还有50多种调酒配方和可供园艺爱好者参考的种植诀窍——会让你在任何一场鸡尾酒宴会上都成为最受欢迎的嘉宾。 《根深叶茂:关于树的一切》 作者:[英] 保罗·史密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这本书全面讲述了树木的生命周期,以新颖的视角提供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树木概览。与此同时,这本书所讲述和赞叹的既是树木非凡的多样性,也是树木与人类及其他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树木为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灵感来源,具有抚慰人心的治愈性力量。这些对人类和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来说都至关重要。植被生态学家保罗·史密斯告诉我们,地球上的树木是“我们的‘缪斯’、保护者和沉默的伙伴”。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SKPRendezvous】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