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浮世绘的世界 世界的浮世绘
版画展
展期:
2024.01.21-03.24
地点: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荷塘月色A区
蓝顶艺术区1期 蓝顶1号
主办:
蓝顶•一览
支持:
采采生活美学 蓝顶文创
浮世绘的世界 世界的浮世绘 谢晋宇 浮世绘是始于江户初年(17世纪初)的版画创作,历经近三百年的繁荣,影响至今未弭。浮世绘既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木刻年画的影响,也是西方美术养育的孩子,当然,更是日本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佛教的概念中“浮世”是相对于“净土”而言的一个存在。在浮世中充满了忧虑,是尘俗的世界,漂浮的世界,也代表一种享乐的处世精神。出现于1630年的《歌舞伎草子绘卷》中的《吟闲集》有诗云:“浮世不过梦一场,何必如此认真,还是将眼前美好的瞬间化作永远的记忆吧”。 浮世绘的出现跟德川幕府统一日本有关系,这之后整个社会进入一种和平时代,繁荣接踵而至。人口的流动,财富的积累,产生了“町人阶级”(商人、手工业者和工人为代表),这些人无法进入政治生活,倾向于将财富用度在享乐主义的消费上,促进了游郭、歌舞伎和戏剧的兴盛。 浮世绘的“平民性”是其世界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绘画在过去的日本是一门门槛不低的艺术,服务于王公贵族和武士阶层,不为大众所接触。浮世绘却是彻彻底底的平民文化产物,最早出现在“町人阶级”里,是町人文化的结晶。这种日常草根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和西欧的现实主义合拍,和上层社会追逐的高雅风牛马不相及。这些被人看不起的艺术家,最早也就是技艺者。浮世绘创始人菱川师宣是染织品缝纫和刺绣世家的长子,少年学的是绣花;葛饰北斋的养父是磨镜师,他最早也是以磨镜为生;东洲斋写乐自己就是一个能剧演员。浮世绘的绘者被蔑称为“町绘师”,官方系统的狩野派极其瞧不上,其趣味与追求高雅的唐绘相差太远,让文人也敬而远之。 浮世绘形成的类别如繁花一般繁盛。美人绘是浮世绘里发展比较早也是最重要的种类,这里的美人并不包括贵族和王族的女性,最早是以政府公许的色情区吉原的游女(女色)和若众(男色)为对象的,当然也有铃木春信为代表的歌颂青春美女为题材的,后来还有以劳动妇女如海女(从事鱼猎的女性)为对象的,不过美女绘的描绘主体一直是游女。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个题材是役者绘,即当红戏剧和歌舞伎的明星,不过当时只有男性。这个题材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春绘(或艳绘)。在这个体裁里形成了鸟居派、怀月堂安度派、宫川派、铃木派、北尾派、胜川派等林立的门派,最后出现了美人绘的巨匠喜多川歌磨。 由于武士道精神的地位,武者绘成为日本文化特色,文人地位显然逊之。武者绘中以号称“武者国芳”的歌川国芳所绘的日本本土化的《水浒传108豪杰》组画最有影响。相扑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体裁。这在世界美术领域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以男性为肖像的主体的流派,恐怕武者绘和相扑绘是开先河的。 另外一条线就是与景物相关的名所绘。名所绘在世界影响最大,因为涉及到地理、社会、风俗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系列绘画,即浮世绘里的组绘。人们在提及地理学意义的套景式创作时,一直以1975年威廉·詹金斯策展的《新地形摄影展》为肇始,殊不知日本浮世绘的名所组绘在2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相关创作。在组绘里葛饰北斋创作的《富岳36景》(最终完成46景)和歌川广重在幕府已禁止自由旅行的年代创作的《东海道53次》以及后来以江户名所为题进行的百幅百景创作都是极富地理、地形、社会、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瑰宝。他们也成为浮世绘当仁不让的双杰。 讽刺绘是浮世绘里一个被提及比较少的流派。充满戏谑意味的画面带着一种针砭时弊的幽默。与讽刺绘关联的是“戏绘”(鬼怪题材)也极具日本文化特色。当然,与此同时也有对于传统花鸟动物绘画的继承发展,不过影响稍逊。其中以猫进行的拟人化处理形成了后来影响很大的“猫文化”。在明治维新社会开放之后,各种西洋人物事物的相关绘画应运而生,产生了所谓的“开化绘”,因为日本的对外开放以横滨为代表,故又被称为“横滨绘”。 浮世绘的价格就是一碗荞麦面,连小孩子也可以负担得起。这极大地帮助了这个门类在底层社会的流行。但是,被日本社会广泛认可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结果。浮世绘被世界接受看似偶然。浮世绘的年代,中国因为动荡和闭关,对外贸易的大宗——瓷器受到阻滞,日本瓷器应运而生。在日本被人们视为废纸的浮世绘在日本瓷器替代中国瓷器走俏欧洲的过程中最初是作为包装纸和易碎品的填充物而来到欧洲的。住川崎的荷兰商人尹萨克·德钦和德国医生菲利普·希波尔特等也偶然地扮演了发现浮世绘价值的角色。真正促进浮世绘被世界认识的是以评论印象派闻名的法国人提奥多尔·丢勒,他开始了西方人大量购藏浮世绘的历史。1862年伦敦国际展览中心展览浮世绘开欧洲正式展览浮世绘创作的先河。这直接促进了江户幕府政权在参加1867年巴黎世博会时将浮世绘作为重要内容。 这些活动让作为日本人的林忠正开始以浮世绘作为贸易事业。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他独力向欧美出口了16万幅浮世绘。这几乎将当时日本的浮世绘工坊里有价值的浮世绘作品一扫而光,以至于日本政府意识到这已经形成一种输出过度,到了损害本土文化财富的地步。这些努力直接促进了欧洲各大美术馆成立以日本美术部门。 浮世绘成为日本文化的符号,影响世界至深不得不提到和印象派发展的关系。印象派的大师普遍喜欢浮世绘,收藏浮世绘。独特的线条、透视法和平面性,和欧洲传统绘画的空间感、色彩感、光线感都极为不同。马奈、莫奈、德加等广收浮世绘。许多艺术家的创作更是借鉴浮世绘的手法,以莫奈为夫人所绘的和服肖像为代表的一批作品让浮世绘为整个社会所认识。欧洲社会开始了对来自东方艺术的新奇的追逐,形成了所谓的“日本趣味”(Japanophilia)。 浮世绘对印象派的影响,延续到凡高的后印象派时达到高峰。他在跟弟弟西奥的通信中反复申明自己对日本艺术的痴迷。在绘画史上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多次临摹歌川广重的作品《大桥安宅的骤雨》、《龟户梅屋铺》等。凡高的《星空》也被认为受北斋《神奈川冲浪里》构图的影响,到这个时候,欧洲艺术家对日本趣味的借鉴已经发展成为“日本主义”(Japanisme),开始和他们的存在融为一体,而后又继续对现代主义艺术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美术界,也渗透到了音乐创作中。德彪西的《大海》就受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的启迪,这幅浪的图像也被用做《大海》的封面。欧洲的新工艺美术运动也广受浮世绘影响。 这种影响一直迁延到当代艺术时期。最为人所知的例子是杰夫·沃尔向北斋的《骏州江尻》致敬的创作;卡茨说自己的人物绘画受喜多川歌磨美人绘的影响。向浮世绘致敬的西方艺术家一直不断,致敬之作弦歌不辍。 浮世绘这开始的涓涓细流最后竟演变成了影响世界艺术的一场洪流,一场由东方影响西方的“逆流”,因此而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非常罕见的现象。日本向中国和欧洲两个老师学习,最后发现老师是可以被超越的。在浮世绘的发展中日本美术人终于得以产生一种可以让老师刮目相看的成果,如果说东方艺术一直在西方的阴影下,东西方交流在艺术史上是极其不平等的,浮世绘罕见地实现了一次东方对西方的“报复”,成为日本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一个标志物。 部分展览作品
蓝顶•一览 BLUE ROOF OVERVIEW_
(5个月前)
(11个月前)
(11个月前)
(11个月前)
(11个月前)
(11个月前)
本活动由主办方委托【活动行】票务代理,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蓝顶•一览】提供,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报名。
本活动由「活动行」为您开具发票,如需发票,请登录活动行APP提交申请,活动行将在活动结束后7日内为您开具电子发票并发送至您的邮箱。
本活动支持退款,如需退款,请于活动开始时间的24小时之前提交申请,24小时内不接受退款。退款时,活动行将收取票价的10%作为退款服务手续费。
如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沟通、协商解决,您也可联络活动行客服进行协助。
针对虚假活动、内容侵权等行为,欢迎举报;一经核实,活动行有权进行账号管控或内容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