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讲座|刘守刚:从财政看国家转型:三个皇帝的财政史故事
收起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人亦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唐宋元明清一代又一代的更替对每个华人来说都不陌生。各朝各代的皇帝也时而出现在人们的茶余饭后、出现在学校课本当中,代代流传。大多数人都是从朝代走向解读历史,很少有人从财政角度观看中华历史。
财政问题是自唐代以后就一直存在于各代王朝之中的隐患。
财政,并非仅仅只是经济问题:它包括“财”,也包括“政”。
为了维系帝国的持久,皇帝严格而全面地控制着整个国家的财政命脉。然而,帝国地域广大,各地差异性很大,加之前近代时期的交通与交流十分不便,不利于实行中央集权的政策,缺乏实现这种目标的手段。所以,恰当的财政制度会让官民两利,让国家不断地发展;而糟糕的财政制度,会让官民两输,最后国家崩溃。
8月27日让我们跟着“钱”走,从全新的财政视角来听三个皇帝的故事。
哪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皇帝):一个藏富于民的“穷苦”皇帝
明神宗朱诩钧(万历皇帝):一个疯狂敛财的“守财奴”皇帝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一个刚上任就破产的“倒霉”皇帝
三位看似不相干却又紧密联系的皇帝是如何从收入、支出、管理改变历史轨迹的?他们的钱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谁付出的最多。谁又坐收渔翁之利?谁得到了好处?谁又付出了代价?
让我们倾听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刘守刚教授讲述“三个皇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