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就是工作的历史。工作,”work”,在韦伯词典当中,这个词最为我们熟悉的含义是“activity that a person engages in regularly to earn a livelihood”,生计之谓也。我们的祖先没有树木栖居,便下地直立行走;他们没有熟果子吃,便靠食肉谋生;他们生火、穿衣而不去追逐阳光;他们守卫自己的洞穴,训练自己的子女,去探求这个巨大而荒诞的世界的内在理性。日复一日的工作,使人类脱离蒙昧,构建起复杂的文明,从独自面对荒野的猛兽蜕变为复杂系统的一分子。当我们把工作的尺度拉到无穷大,并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整个宇宙就像一台量子计算机,日复一日地计算、提取、处理信息。从宇宙诞生的那刻开始,“工作”这件事就已经存在了,物理学家称之为“做功”(work)。在无止尽的过去与未来中,有人发自内心的问:我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工作?为什么工作的那个人是我?我要工作到什么时候?为啥我居然还要找工作?20世纪的经济学家曾预测,21世纪人类最头疼的问题,将是如何消耗掉因为不用工作而积攒的大量闲暇时光。站在“996”的时代回头看,我们有可能实现这个梦想吗?我们离这一时刻还有多远?工作什么时候将不再和生计关联?人工智能会取代我的工作吗?我们邀请你站着看,躺着看,横着看,竖着看......总之是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工作。也许你已经尝试过去了解身边人的工作和生活,但你有没有跨学科、跨时代,甚至跨物种的去思考工作这件事?我们希望这一系列沙龙能给你一个机会,透过自己最熟悉的工作,思考习焉不察的现代生活的本质。
第一期
2023年07月08日
我们这代人的工作 | 从《毫无意义的工作》开始谈起
第二期
2023年07月15日
我们后代的工作 | 由《学做工:工人阶级如何子承父业》漫谈开来
第三期
2023年08月05日
我们祖先的工作 | 《工作的意义》到底有什么意义?
第四期
2023年08月12日
未来,也许不再工作 | 《工作的未来:人工智能与就业替代》是有可能的吗?
工作朝不保夕,经济缓缓着陆,智能浪潮一日千里,高等教育一成不变,国际地缘危若累卵,反全球化的民粹主义此起彼伏......也许每个生活在今天的成年人都曾这样问过自己:我们这个世界怎么了?未来会怎样?越接近21世纪的中点,似乎我们就越对人类的前程心存疑虑,对先贤的美好畅想嗤之以鼻,对赛博朋克的晦暗预言深信不疑。人工智能历经三次沉浮,数次寒冬,无数次让人类最聪明的大脑感到威胁,但在2023年,人类也许是历史上首次,开始认真评估自己的造物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都成为冗余的可能。今时今日,“失业”的阴影平等地罩在了从总统到清洁工的每一位公民头上。芝加哥学派轻飘飘的一句“失业即休闲”只能得到劳动人民的痛斥:大学教授们从未找过工作,焉知失业之苦?
工作当然不是第一天和人类存在的意义挂上钩,但被提升到文明生死存亡之秋的意义,还是一件新鲜事。回望两千年前,在古希腊人心里,工作还是一件“能不做就不做”的事儿——美好的生活在于投身政治,被人类今天称之为“工作”的事儿,应该由奴隶来操劳。如果古希腊哲学家生于今日,大概不会把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失业效应当回事儿。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系列讲座的最后一期,我们邀请你,一位生活在21世纪的优秀个体,好好想一想:我们何时把工作从一件“能不做就不做”的事儿变成了一件“不做就不是人”的事儿?未来的生活,还包含哪些可能性?作为个体,如何在这样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路?
|活动时间|
2023年8月12日14:00-15:00
|活动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65号中间艺术区
中间剧场一楼刺鱼书店
|现场嘉宾|
许云龙,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专注研究就业领域的基本问题。
|相关图书|
作者:[英]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 等主编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9月
每当技术创新爆发时,人们就会对自动化所导致的就业替代感到恐惧。当前,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突飞猛进,工作的未来再次变得扑朔迷离。因此,回答那个一直困扰人们的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自动化究竟是一种威胁还是一种希望?
本书由英国著名传记作家、《凯恩斯传》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教授领衔主编。来自信息技术、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法律和劳工组织等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专业视角和立场观点,探讨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自动化革命对工作未来和就业前景的影响。书中对工作的历史和意义追本溯源,对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两轮自动化浪潮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自动化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作用。本书既有对工作历史的探幽,也有对当今工作模式的质疑;既有对人工智能的憧憬,也有对其潜在道德风险的忧虑。全书不仅充满思想碰撞的火花,而且也为个人、企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如何迎接工作的未来提出了富有启迪性的建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