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科学的底层思维之挑战
Hide
大数据对科学的底层思维之挑战
【活动信息】
嘉宾:吴家睿、白书农
时间:2021 年 9 月 28 日 (周五) 19:00-20:30
地点:单向空间·东风店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驼房营南里甲 6 号
东风艺术区北区 4-1
主办:北京大学博古睿中心、单向空间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 预先报名
【活动介绍】
科学植根于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目标是能够对世间万物可理解、可解释、可操控。这种对确定性的追求主要表现为通过研究去探寻事物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其底层思维是建立在决定论的基础之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决定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万物互联并彼此影响,形成了一个开放而无边界的“物联网”,因此,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因果性只不过是小数据时代的一种科学幻象。大数据带来的不再是经典科学时代那种完备而确定的真理,而是不完备的、可以反复“迭代”的知识。
【嘉宾介绍】
吴家睿
吴家睿,1994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94-1997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执行院长,中科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系统健康科学重点实验室(培育)主任。《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主编;《BMC Systems Biology》副主编;《生命的化学》副主编,《医学与哲学》副主编。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分子系统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第八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8),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98);上海市领军人才入选者(2009)。
吴家睿实验室主要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糖尿病和肿瘤等重大慢性病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目前已经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了100多篇研究论文。
白书农
白书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自从1983年开始接受研究生训练以来对不同植物发育事件的实验研究,引导他对植物发育形成了不同于主流的观点。白书农认为当下需要复兴现代植物学奠基者的观点,即一棵植株不是一个类似于一个动物的个体,而是一个很多“个体”聚生的“聚合体”。他所提出的有关植物发育的“植物形态建成123”理论,将之前提出的“植物发育单位”、“有性生殖周期”、“植物发育程序”等新概念整合成为一个自洽的逻辑体系。为理解植物发育过程的内在动力,白书农还对探讨生命本质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什么是’活’”才是理解生命的根本问题。与两位数学家合作,他提出了“活”的本质是“结构换能量循环”。
(4年前)
(4年前)
(4年前)
(4年前)
(4年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