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究竟是以什么特征或特性来认知自我与他人的呢?《自画像》(Self-portrait)系列,是我对于自我身份认知具体过程的记录和呈现。基于个体身份是无法仅通过自我而完成个体身份确认的这一想法,我用相机记录下未着片缕状态中的自己,并邀请友人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他人视角的引入,我既作为意识主体的“我”而存在,又成为了被凝视的客体或“他者”。这些碎片化的解读被收集和重组,共同构建起社交网络中对“管银霖”形象的身份认知。事实上,对社会中“人”存在的关注和对不同群体身份属性的关切也在其他系列作品中得以展现。我对“理性”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从理论到应用都可以接触到这个概念。在工作当中时,理性对于我来说更多时候是混沌中的秩序,需要通过抽丝剥茧,一层层剖析、剥离信息与论点来找到问题的答案,于是便有了《混沌与理性》(Chaos and rationality)两组作品。他们一方面是看上去混杂的自然秩序;另一方面是完美的人造范式。而一切完美的人造范式都是从混杂的自然秩序中抽象出来的。
《混沌与理性》
Chaos and Rationality
《水果》(The Fruit)系列从微观角度探讨了个体在当代生活中可能遭遇的身份危机。整组作品以被分割的果肉和锋利的刀刃为符号,隐喻着人类在现实社会中所承受的性骚扰与性侵害,以及这类事件在受害者生理和心理层面可能留下的伤痛烙印。与之相对,《镜头的当代考古学》(Contemporary Archaeology Through the Lens)则立足宏观,⽤苏格兰⾼地荒野的图像唤醒⼈类意识中对“古⽼”、“原始” 和“宏⼤”等概念的感知与敬畏,并记录其间⼈类聚落与活动的形态。通过对同一环境下当代⼈类活动与古代⼈类活动的⽐较与观察,我试图从历史的至高点出发,以俯视的角度探究人类作为群体身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这一身份在岁月长河中的衍生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