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想借月光的名义来见你
奔赴在温馨浪漫的月圆之夜
传统佳节的厚重沉淀正交织着焕新时尚的格调
诚邀爱乐之人赴这场文化艺术之旅
中秋节是汉字文化圈的重要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又称为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 十五夜,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大戴礼记》和贾谊《新书》记载“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朝日、夕月”即是古代天子祭拜日、月的活动。
据《通典》,天子是在“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虽然祭月的习俗远至周代,赏月、翫月的记载见于刘宋,不过成书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没有中秋习俗的记载,因此中秋节可能迟至唐朝才兴起。
唐朝文人欧阳詹在《翫月诗序》中,解释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他说赏月要秋天,因为冬天太冷,夏天又闷热多云,秋高气爽,最为舒适。
八月十五日夜晚,更是仲秋之月,不太热也不太冷,十五日是月圆之日,最适宜赏月。
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翫月”,显示宋代时中秋夜已相当热闹,并且会祭拜月亮,
《 醉翁谈录》:“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
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明清时期中秋赏月为全家团圆的日子。
《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而“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读为仲秋,指的是农历八月。
该段落记载在农历八月,乐官会在晚上击土鼓、吹《豳》诗,迎接天气变寒。
在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中秋节,欢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相聚线上,用音乐传递人间温情。
曲目列表
《我的祖国》
《星光》
《去旅行》
《南泥湾》
《回旋曲》
《化蝶》
《河边美梦》
《贝加尔湖畔》
《梁祝——化蝶》
......
【嘉宾】
Dora
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多地专业音乐厅举办独奏或室内乐音乐会,所指导青少年学生获得国内外各组别大赛一等奖数名,并辅导学生顺利进入欧美一流音乐高校。
本活动由主办方委托【活动行】票务代理,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文艺生活】提供,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报名。
本活动由「活动行」为您开具发票,如需发票,请登录活动行APP提交申请,活动行将在活动结束后7日内为您开具电子发票并发送至您的邮箱。
本活动支持退款,如需退款,请于活动开始时间的24小时之前提交申请,24小时内不接受退款。退款时,活动行将收取票价的10%作为退款服务手续费。
如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沟通、协商解决,您也可联络活动行客服进行协助。
针对虚假活动、内容侵权等行为,欢迎举报;一经核实,活动行有权进行账号管控或内容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