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近日,随着年度“傅雷翻译出版奖”奖项的尘埃落定,“译者”这一职业再次冲上法语圈的话题热点。然而略显遗憾的是,对翻译的关注,对译者工作的关注,尚未成为一个“全民话题”。
回望法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史,有一如傅雷、许渊冲等泰斗级翻译大师。傅雷以其 “重神似而非形似”的传神翻译,让法国文学作品如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等在中国家喻户晓。“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让中国读者认识了于连、包法利,更让世界领略了中国的诗词之美。
在前辈们的指引下,学外语的小伙伴常常有一种“文化摆渡人”的使命感,正因如此,一代一代的外语人,加入了翻译的大军,从初出茅庐带着点“学生气”的起步译者,经过大浪淘沙,渐渐成长为翻译行业的中流砥柱。
12月4日,上海法盟将邀请三位嘉宾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教师毕笑,安徽大学法语系教师王存苗,上海译文出版社法语文学编辑黄雅琴做客我们的虹口校区。她们是活跃在外语教学和文学传播一线的法语人,她们也是笔耕不辍、兢兢业业的优秀青年法语译者。周末我们刚刚获悉,黄雅琴老师凭借最新译作《男孩》(马库斯·马尔特著)摘得今年“傅雷翻译出版奖”文学类奖项的桂冠。这个初冬的下午,三位嘉宾将为我们分享自己和法语、法国的缘分,为我们解密“译者”工作背后的故事。
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想问三位嘉宾,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从中精选部分问题于活动当天向嘉宾提出。一起来现场吧~
嘉宾介绍
毕笑
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大学)语言学与法语教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语法与语境化”国际研究团队成员。已出版译著6部,120余万字,2010年译著《符腾堡的沙龙》获得傅雷翻译奖提名。译著有:《毛泽东:雄关漫道(上下)(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财狼的盛宴》、《他们把她留在那儿》、《符腾堡的沙龙》(提名“傅雷翻译奖”)、《交易员不死》(合译)、《达尔文,进化论之父》(合译)。
黄雅琴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后进入上海译文出版社工作,担任法语文学编辑至今,上海翻译协会会员。参与策划编辑的作品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作品系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作品系列,法国国宝级漫画家桑贝作品系列。2017年,凭借《语言的第七功能》入围傅雷翻译奖决赛。2021年,凭借最新译作《男孩》(马库斯·马尔特著)摘得今年“傅雷翻译出版奖”文学类奖项的桂冠。其他译著有:《莫奈的两大悔恨》、《流浪巴黎的世界文豪》、《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等。
王存苗
毕业于巴黎高等翻译学院中-法-英出版类、经济类与科技类笔译硕士专业,现任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主任、安徽大学欧盟研究中心成员。曾于巴黎九天翻译社、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国际关系部实习期间接触到多种类型的口笔译工作。曾参与第四届巴黎中国电影节开幕电影的字幕翻译。回国后,在高校授课之余,出版多本译著,口译工作以科技类见长。译著有:《海洋文明小史》、《沙滩上的薛定谔》、《食物主权与生态女性主义》等。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上海法语培训中心】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