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佛山站】潘山荻&谢奇廷|钢琴与大提琴世界之旅音乐会

Sun, 18 Apr 2021 19:30:00 GMT+08 ~ Sun, 18 Apr 2021 21:00:00 GMT+08

Hide

Tickets
    Please select the order price
    More Details

    Event DetailsHide...

    佛山海报png.png




    图片



     Piano

    Cello

    Wait for you.




    在这世上,

    音乐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大提琴、钢琴

    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当它们相遇时

    会碰撞而出什么样的音乐色彩呢?


    两位演奏家,

    将自己斟酌挑选,精心排练的曲目,

    想给自己,也给所有的听众,

    奉上一场专业且美好的音乐会。



    2021年4月17-18日

    让我们相约广佛,

    加入一场曼妙的古典音乐之旅,

    值此良时,不见不散!




    演出曲目


    第一站:法國

    加布里埃爾·弗雷

    Gabriel Faure


    1.西西里舞曲                                                        

    Sicilienne                                                           

    2.夢後

    Apres Un Reve(Trois Melodies Op.7 No.1)

    3.悲歌

    Elegie (Pour Violoncelle Et Piano Op.24)


    第二站:德國

    約翰納斯·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4.e小調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 Op.38                        

    Cello Sonata No.1 in e minor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The First Movement:Allegro non troppo

    第二樂章:近似小步舞曲的小快板

    The Second Movement:Allegretto quasi Menuetto

    第三樂章:快板

    The Third Movement:Allegro


    第三站:阿根廷

    阿斯托爾·潘塔萊昂·皮亞佐拉

    Astor Pantaleon Piazzolla


    5.咖啡1930                                      

    Cafe 1930                                           

    6.遺忘

    Oblivion

    7.自由探戈

    Libertango



    演出时间

    广州站-2021-4-17 14:00-15:30

    佛山站-2021-4-18 19:30-21:00


    演出地址

    广州站-广州市天河区第二少年宫博赫SEILER钢琴艺术厅

    佛山站-佛山南海区中央大道德高信营销中心



    购票指南


    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3590375227800

    (方式1:复制地址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购票网站)



    (方式2:扫描二维码进入网站购票网站)


    (方式3: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购票)


    佛山赞助.png


    演奏家介绍




    1  潘山荻



    青年演奏家

    佛山钢琴学会监事

    1993年4月出生,6岁开始学琴,启蒙于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毛贞平,2007年考入深圳艺术学校,2013考入香港演艺学院师从键盘系主任郭嘉特教授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潘氏极富乐感的生动演奏深得听众的喜爱和赞赏,演出足迹遍布中国大陆,香港,波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地,并多次与当地乐团演出并合作,同时在多个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曾获2012年意大利依莫拉钢琴大赛中国总赛区第二名,2011香港亚洲公开赛公开组及青年组冠军等,潘氏亦活跃于各大艺术节,如波兰Paderewski Music Academy艺术节,意大利Imola Summer piano艺术节,比利时Musica Aeterna International Piano Week等,并曾求学于多名名师,如波兰肖邦国际大赛主席Jasinski,茱莉亚音乐学院教授McDonald,德国科隆音乐学院院长Scheps等名师。


    潘氏除了独奏之外,亦热衷钢琴重奏演出,在国内多地多次举办钢琴与不同乐器的各类专场巡回音乐会,并反响热烈。包括各类伴奏,重奏及钢琴与乐队作品等。潘氏亦为出色的钢琴导师,曾多次担任各类钢琴大赛的评委,如香港艺术节(佛山赛区),澳门钢琴邀请赛(佛山与中山赛区),亚洲青少年钢琴大赛,莫扎特钢琴公开赛(广州与佛山赛区)佛山公益钢琴大赛,音才奖钢琴大赛,时代之星少年钢琴大赛等等众多比赛,是众多钢琴比赛的常任评委,众多学生也在各类的钢琴比赛中得奖。




    1  谢奇廷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广州交响乐团大提琴演奏员。

    自幼学琴,2009年考入深圳艺术学校,师从大提琴教师黄海昌,201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


    — 曾随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赴武汉演出歌剧《阿依达》。

    — 参加“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在国内包括国家大剧院等各地巡演。

    —“中央音乐学院75周年校庆”在北京音乐厅演出歌剧《露琪亚》。

    — 在校由管弦系派遣担任在京举办的中日大学生交流会弦乐四重奏和独奏演出嘉宾。

    — 受哈尔滨交响乐团邀请客席出演世界级指挥大师祖宾·梅塔专场交响音乐会。

    — 随朱亦兵大提琴乐团在全国大江南北各地巡演。

    — 2017年起连续两届入选由马友友领衔丝绸之路团队作为导师团体的YMCG广东国际音乐周。

    — 多次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如管风琴艺术节、青年艺术节、电影音乐节、新作品音乐会等多种形式演出,数次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积累大量舞台表演经验。

    — 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千人交响乐团”在天安门广场演出,并代表广州交响乐团最年轻演奏员接受羊城晚报采访。


    自加入广州交响乐团一直活跃于舞台表演,近年来与多位音乐大师合作,其中包括马友友、秦立巍、王健、卡普松等世界知名大提琴演奏家。工作期间多次出访欧洲列国,在如捷克鲁道夫德沃夏克音乐厅、瑞士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日本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瑞士琉森会议中心音乐厅(KKL)等世界著名音乐厅留下舞台足迹。







    作曲家介绍




    图片


    弗雷 Gabriel Faure


    1845-1924,法国作曲家

    他走向了柏辽兹以浓厚的色调夸张地渲染戏剧冲突的反面,追求的是“简洁清纯”, 他将马拉美、魏尔伦等人的诗意移植进音乐,进而启发了德彪西与拉威尔,

    他的成就由此才超越了他的老师圣桑。

    《西西里舞曲》是弗雷最为人们熟悉的作品之一

    1893年3月

    弗雷打算将这部作品写成管弦乐

    作为莫里哀戏剧《城市贵族》的配乐

    但后来这次创作无疾而终

    直到1898年

    弗雷将它改写成以钢琴与大提琴演奏的版本

    才使得《西西里舞曲》那优美的旋律家喻户晓

    在这首g小调《西西里舞曲》中,弗雷勾勒优美、绵长旋律的功力,让人们难以忘怀。乐曲中,钢琴洋溢着优雅抒情的琶音音型,像愉悦自在的小船荡漾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大提琴虽然只是采用了反复的节奏,但这一弗雷惯常使用的简单旋律,却神奇地制造出无比神秘、媚惑的情感。


    弗雷在教堂演奏了30多年管风琴,却没有创作一首管风琴曲,他的成就是把复杂转化为表面的简单,比如用钢琴小品来变化管风琴的和鸣效果,用歌曲旋律来寻找声部对应关系。他创作的一百来首歌曲其实与他的钢琴曲一样珍贵,其中最有名是《梦后》与《摇篮曲》,它们都改编成了管弦乐。它们朴素、含蓄、深情的表白中,似乎每一个乐句都藏有耐人寻味的朦胧暗示,这就是弗雷音乐的神秘主义魅力。

    弗雷的《悲歌》本都是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悲歌》是一种无边无尽、无法躲避的悲恸,中段钢琴清纯弹出的美好回忆虽也带来抗争,但终被更深的哀伤所俘获。它被用于描述英国大提琴演奏家杜普蕾人生悲剧的著名电影《她比烟花更寂寞》中,每每都催人泪下。弗雷简洁而清纯细腻的音乐作品影响了后来的音乐家,如德彪西、拉威尔,甚至他的导师圣桑。他清新自然的风格,获得法国各音乐流派普遍敬仰,音乐评论家称他是体现着“法国音乐的天才”。




    图片


    約翰納斯·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

    出生于汉堡,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 

    1848年,第一次举办个人音乐会。

    1853年,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撰写了题为《新的道路》的文章,该文预见了勃拉姆斯所取得的音乐成就;同年,舒曼将刚出道的勃拉姆斯介绍给他的乐谱出版商,其首批作品刊印出版。

    1860年,发表了反对以弗朗茨·李斯特为首的“新德意志学派”宣言。

    1862年起,大部分时间居住在维也纳,该地也成为了勃拉姆斯的第二故乡;同年,当选为维也纳声乐学院合唱团团长。

    1868年,《德意志安魂曲》在不来梅首演。

    1871年,接受了维也纳音乐爱好者协会艺术指导的邀请,在职期间为宣传推动德国古典音乐发挥了重要作用。

    1876年,完成并首演了他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

    1877年,《D大调第二交响曲》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

    1879年,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勃拉姆斯荣誉博士称号。

    1883年,《F大调第三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

    1885年,《e小调第四交响曲》在迈宁根首演。

    1896年,创作《四首严肃歌曲》。

    1897年3月13日,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4月3日,勃拉姆斯逝世  。


    在德国音乐史中,常把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与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相提并论,即根据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和勃拉姆斯(Brahms)姓名的第一个字母,而将三人总称为“3B”   。此外,勃拉姆斯也是继贝多芬之后,创作面广、继承古典传统较深的德国作曲家 。


    大提琴深沉浑厚的音色与勃拉姆斯的内向性格息息相通,因此在其创作的一系列二重奏鸣曲作品中,第一首就选择了大提琴,这便是创作于1865年的《e小调第一大提琴奏鸣曲》作品38号


    这是一首洋溢着动人情感和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第一乐章如歌谣般委婉,如泣如诉;第二乐章高雅又不失宁静;第三乐章则情调鲜明,扣人心弦。当时勃拉姆斯正经历丧母之痛,其难言的哀恸愁绪,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均在这首作品中由大提琴和钢琴的对话绵绵展开。作品独特的气氛和韵味深深感动了听者。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一主题饱满深沉、略带伤感,大提琴先在低音区陈述,后转到明亮的高音区,钢琴配以轻触型的伴奏;随之钢琴复述第一主题。经过一段三连音过渡,大提琴奏出稍快激动的第二主题,与钢琴相互追逐,仿佛在努力找寻着希望。第三主题为轻柔神秘的大调乐句,那是触不可及的理想。呈示部以此结束,经双呈示部进入展开部。

    展开部由静至动逐步上升,大提琴旋律悠扬,与钢琴相呼应充满力量,坚韧不拔。第二主题也热情地由钢琴展现。随后音量减弱,钢琴与大提琴精巧地对话,在第三主题小调化呈现后过渡到再现部。

    再现部重现了呈示部内容,钢琴采用了分解和弦的音型。尾声宁静祥和,大提琴轻轻地陈述,钢琴空寂地衬托着,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小快板,三段曲式。

    第一段钢琴引入,大提琴奏出三拍子舞曲,两者节奏整齐划一,优雅端庄。第二段是两件乐器合奏的一段抒情旋律,临结束时低暗的色调飘荡着一丝苦恼。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后结束。


    第三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极具动感的第一主题先由钢琴奏出,将急促的三连音和华丽的颗粒感呈现出来。四小节后大提琴加入,两件乐器相互追逐,紧密配合,构成风云激荡的赋格曲。对比的第二主题稍作缓和,但在抒情的旋律中依旧闪现繁忙的节奏音型。

    展开部第一主题得到充分强化,气氛愈演愈烈,激烈的表达如同大海波涛翻滚一般。第二主题虽有出现,但转瞬即逝。

    再现部简要地重现两个主题。尾声中,急板的三连音节奏一路上行,最终光辉灿烂地结束。





    图片

















    阿斯托爾·潘塔萊昂·皮亞佐拉

    Astor Pantaleon Piazzolla


    阿斯托尔·潘塔莱昂·皮亚佐拉(1921年-1992年)

    阿根廷作曲家以及班多纽手风琴(Bandoneon)独奏家。

    以全方位系统的古典音乐训练为基础,创造性地融合传统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的作曲风格,将探戈音乐从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音乐提升为可以单独在舞台上展示的具有高度艺术性,并能表达深刻哲理的纯音乐形式,并由此创立了“新探戈音乐”(Tango Nuevo)乐派,成为阿根廷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及南美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

    在阿根廷,皮亚佐拉被尊称为“探戈之父”及“阿根廷国宝”。


    《咖啡馆1930》是皮亚佐拉的代表作之一,速度稍慢,多出了几分罗曼蒂克的浪漫情调,和弦新颖独特,创新性地融合了古典乐和爵士乐。小提琴和竖琴的完美配合,交相呼应,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将曲中淡淡的忧伤演绎得恰到好处,似有若无的情调正是探戈的魅力所在,让人回味无穷…

    《自由探戈》原是作曲家皮亚佐拉为电影《探戈课》所作主题曲。而皮亚佐拉的出现,将探戈音乐从底层带入尊贵圣殿,开创了探戈的现代时期。他的音乐受到世界范围内包括克莱默尔、格拉契、马友友等演奏大师们的顶礼膜拜,以至皮亚佐拉“新探戈音乐”在世界很多地方热烈地上演。

    《遗忘》是皮亚佐拉在1984年创作的,专为意大利导演马尔科·贝洛奇奥的电影《亨利四世》所作。可以这么说,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年知名度最大、传播度最广的探戈作品,必须是《遗忘》。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遗忘》是皮亚佐拉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探戈,是皮亚佐拉后半生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巅峰。电影取材于意大利戏剧家路易吉·皮兰德娄在1921年创作的同名剧作。贝洛奇奥邀请皮亚佐拉为这部电影写曲子,于是在电影中的关键情节中多次出现了《遗忘》的旋律。

    1993年,皮亚佐拉去世之后的第二年,《遗忘》荣获格莱美“最佳器乐作曲奖”提名。尽管没有最终获奖,但并不妨碍这首探戈在听众心中的位置。

    1984年皮亚佐拉在他的出生地银海市重建了五重奏乐队,录制了经典的《遗忘》,无疑成为了传世佳作。

    这个版本的的旋律极其伤感,充满无限怀旧。

    皮亚佐拉将班多钮手风琴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忧伤,怀旧,思愁,班多钮风箱传出来的音符立即集中听者的心房,仿佛所有的忧愁全部跟随皮亚佐拉的旋律走。

    在这凄美的绚丽背后,是一种跋山涉水推云拨雾之后内心的淡定和从容。缓慢,忧伤,哀愁,笃定,这一切可以从作品中抽取出来的感性词汇,实际上是皮亚佐拉通过这首作品留给世人一个无限大的想象空间。

    1984年,皮亚佐拉六十三岁,整个探戈世界都是他的天下。但他为什么要写出这首《遗忘》,他要传递什么?他要遗忘什么?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很明确的答案。

    无论是什么样的答案,我们有一点是统一的,我们所有听众都可以非常安静地被他带入《遗忘》里,像似忘记了我们自身的一切,只跟着旋律走。

    过了一甲子的皮亚佐拉,经历了探戈传统时代的洗礼,创立了全新的先锋探戈流派,遭遇探戈史上前所未有的争议乃至抨击,创作过诸多脍炙人口全球公认的佳作。六十岁之后的皮亚佐拉必然想忘记过去那些无端的纠葛,是先锋探戈音乐的奠基人也好,是传统探戈音乐的刽子手也罢,都是舆论赋予的枷锁。要摆脱这些枷锁,他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力量去撕开这些枷锁的束缚,忘记是最有力的工具。于是他在这样一个属于他的世界的年代,通过这样一首作品,是要向世人宣布,他是可以释怀的,是可以忘记的,是有着强烈的欲望想和这个世界和平共处的。

    人生于无知,死于遗忘。这应该是皮亚佐拉传递给我们的哲学。




















    Event Tags

    Recently Participation

    • WATERMESA
      Register

      (3年前)

    Perhaps you'd be interested in

    Question

    All Questions

    • 李生 3年前

      还有票吗?

      0

    OrganizersMore

    广州市敢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广州市敢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敢舍文化是围绕文化艺术行业的服务平台,提供艺术比赛活动、游学交流、演出票务、艺术品拍卖收藏、花艺茶艺培训等服务,致力于打造属于艺术爱好者以及艺术工作者的文化品牌。

    WeChat Scan

    Share to WeChat→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