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融媒体合作公益讲座|如何发现孩子的社交困境?专家带你借“同伴关系”护航安全成长!
收起
⚠️到场参与可获得讲座
#🎁干货总结资料
#🎁专家深入交流 机会哦~
赶快私信报名吧!
孩子青春期像“变了一个人”?
面对“渐行渐远”的亲子关系
家长如何了解孩子的成长困境?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B·华生(John B. Watson)曾提出观点“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孩子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 进入青春期后,快速变化的身心状态令孩子们反而刻意与家长们保持距离。“明明我才是100%为孩子好的那个人,为何ta却更信赖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建议呢?”一些家长朋友坦言不适应这样的疏离。再加上近年未成年犯罪案件频发,校园霸凌、孤立令人震惊、更令人痛心,引发了公众对未成年犯罪和青少年教育的广泛讨论。“上初中后,孩子放学回家总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问ta在学校过得怎样,也不回应,如果真出了什么事我们也发现不了。”还有的家长朋友看到有关校园安全的新闻,担心孩子是否已处在困境中而自己不知情,更加忧心忡忡。 青春期烦恼多多,“同伴关系”排第一?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认为,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中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独有的社会心理任务。其中,13-19岁的青少年面临着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自我同一性可以理解为一种从小到大的人格为了适应社会、与社会相符的一种过程。在这一阶段的青少年,为了顺利度过这一阶段,除了自身因素外,还需要外部的支持来帮他们。 同伴关系作为满足年轻人社会需求的重要社会支持来源,是他们社会心理适应的重要保护因素,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充要条件,也是影响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青春期的青少年满足自己对于人际交往需要的对象由父母逐渐转向通了同伴,他们更愿意花较多时间和同伴相处、玩耍。然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愿意接受父母时时刻刻的监护,再加上他们此时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所面临的同伴环境更加复杂多样,他们会更容易受到同伴关系的影响。 同伴关系有风险?专家锦囊有妙招! 金牛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新思路研学推出的“生涯成长直通车”(13-15岁篇)聚焦于中学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带你解读孩子青春期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找到亲子沟通新方法、走进孩子的世界、护航安全成长~ 第三期线下讲座将于4月2日下午(周二)20:00-21:30,在金牛区西华街道跃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大家线下见面,掌上金牛APP及新思路研学视频号同步直播,欢迎各位家长朋友们前来线下交流、或在评论区同我们互动,这里有满满的干货和趣味案例,将为你带来最专业的支持~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新思路研学】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