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地点:古城公园8号门(请提前十分钟到达集合地点)
旧时,方浜是上海城中心的重要命脉。尤其是方浜中段,自明清以降,逐渐成为商贾云集之地。大约100 年前,方浜填河,成为如今的方浜路,也是老城厢东西干道。从此,钱庄、酒肆、戏楼等公共建筑汇集方浜路上。而方浜路中最为热闹的城隍庙区域周边形成了一系列的公共空间,旧时上海城市的变迁也都在这里留有印迹,从这个区域我们能阅读到老城厢的历史与现在。 豫园为“ 舒适愉悦” 之园,始建于1560-1577 年。豫园本由退休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允端建设,是一个私园,现有九曲桥、九狮亭,皆属其范围。1709 年,上海士绅在城隍庙东侧购买了约 2 亩土地,建立内园,称为“ 东园” ,作为公共活动的场地。紧接着豫园归城隍庙所有,取名“ 西园” 。 此后经历数次战争,豫园一直经受着战火的摧残,后又相继修复,但旧日的园林景观逐渐消殆,早失本色。1956 年开始,豫园的修缮工作又一次开始,今日我们所见的豫园便是当时的作品。如今,上海旧日的园林胜景已经不复存在,经历周而复始的摧毁与修缮,豫园也成为了海派园林的绝佳案例。
小校场,顾名思义,原为操练士兵用的练武场。旧时上海曾经拥有两个校场,一个位于上海城隍庙西边,在上海筑城墙时就有了,后来康熙年间,因场地需求扩大,原来的面积不够用了,上海在城外成立新的校场,这个旧校场也就因此被称为小校场。 由于临近城隍庙,小校场因庙会而兴起市场,逐渐成为繁荣的商业区。商贩们沿城隍庙一带开设店铺,形成商业街区,主要供应日常百货和古玩、民俗商品等。今天城隍庙区域已经成为上海标志性的旅游景点,而小校场虽然不再与上海人的日常息息相关,却保留了商业属性,也成为了一个更为时尚的市集。
“ 小校场” 这个名字还有更加有趣的指代,在清道光年间,受到天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许多苏州桃花坞的年画作坊业主转至上海经营,并在小校场重拾旧业,推动了上海的年画市场迅速繁荣。除了生产传统年画外,小校场年画作坊还会聘请上海地区的文人画家参与创作,如因主编《点石斋画报》而著称于世的吴友如。小校场年画及时反映报道新闻事件,充满生活气息,满足了新兴市民的需求,广受欢迎。
玄扈台的诞生要从小东门讲起。小东门也叫宝带门,是进出上海县城的城门,也是通往城隍庙的城门,对着车水马龙的方浜路,门外又是十六铺码头和其附带的商业区,形成了上海最为繁华的地段。
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90年代,上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和更新的速度。老城的肌理慢慢消失后,似乎就需要一个标志性的地点去展示曾经的上海风采,因此从小东门到城隍庙的方浜路也迎来了一轮大规模改造和风貌提升。 也就是在这轮改造中,光启路口建造了一个仿古戏台,以徐光启的名字命名,被称为玄扈台。这个戏台仿佛也标志着方浜路的角色转型,从一条与上海生活息息相关的小路变成了一个展示上海历史城区样貌的“上海老街”。
从方浜到方浜中路,如今空寂的街道,荒废的建筑和斑驳的墙壁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变成了时间的刻度、记忆的锚点,时刻提醒我们老城厢曾经的熙熙攘攘和其中所包容的多元文化。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徐静老师带着大家认识老城厢的各种建筑类型,讲述这些建筑和城市肌理的变迁。同时,作为老城厢的原住民,徐静老师也会讲述属于老上海人的城厢记忆,与我们一起走过正在变迁的老城厢,看老城如何在城市更新中蜕变,探讨它在当代城市中的地位和意义。
Share to WeChat
Like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