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刘华杰×欧阳婷×丘濂:博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DT51

2023年11月24日 19:00 ~ 2023年11月24日 21:0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活动嘉宾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

    欧阳婷

    前媒体工作者

    自然写作者


    主持嘉宾

    丘濂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活动日期

    2023年11月24日(周五)19:00-21:00

    活动地点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DT51 3F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进场


    坐席有限,先到先得


    图片

    新浪微博

    @SKPRendezvous 

    无法到达现场的读者,请以直播形式观看本次活动


    【活动内容】


    有没有一个时刻,你对身边的大自然产生了兴趣?于是驻足下来,看一看天上流动的云朵,树枝上蹦跳的小鸟,或者花丛中翩跹飞舞的蝴蝶?如果有,那么其实你已经走进了博物的大门。


    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和分类。最近几年,周遭参与博物活动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当天空出现绚烂的晚霞时,微信朋友圈经常刷屏,其中不乏对此颇有研究的人士,介绍这种天象的含义;周末逛公园,时常能遇见观花看草的团体,家长陪着孩子来进行自然观察,成为一种比一般休闲娱乐更有意义的选择;当春秋鸟类迁徙季节到来的时候,不少社团又呼朋引伴,组织大家来观看迁徙的鸟类。


    图片

    武汉观鸟者明亮在疫情期常在天台观鸟,他在这里看到过城市中翱翔的游隼。王翮 /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是复兴博物学文化的推动者。在中国,《诗经》这样的儒家经典就蕴含着博物学精神。在西方,博物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地质学、生物学等分科之学兴起,博物学就逐渐衰落了。为什么要重拾这个传统?在刘华杰看来,对科学的无限崇拜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环境恶化就是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博物学虽然曾经与科学有若干关联,但现在更应该彼此保持平行。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一剂治愈现代病的良药。


    刘华杰形容博物活动“无用而美好”。无用,是将博物相对于科学而言的。虽然参与博物活动的人,也能借由“公民科学”的方式参与到科学研究中,但对大多数的博物爱好者而言,无论是收获科学的认知,还是为科学做贡献,都不是必然的。“他们得到的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比如,哪种鸟春天会来?哪种植物是有毒的?怎么可以通过云彩,来推测明天的天气?这种知识,能帮助他们更加美好地去生活。”


    图片

    宁波郊外的农田里,可以夜观萤火虫。黄宇/摄


    而美好的感觉是什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于刘华杰来说,那意味着自由。自由是当无法出门的时候,通过凝视窗外的一只鸟或者一棵树,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愉悦;自由更是对生命法则的深刻认识,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北方有棵树》的作者欧阳婷曾在后记中描述过相同的感受:“爱自然,也许更像一种本能,感受人以外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欣赏细节,获得欢愉。但是,总有那么一刻,不再满足于对植物仅仅停留于表面或者美学上的‘审美’,迫切地想像一个博物学家那样,叫得出世上万物的名字。这些其实也是常识的范畴,只不过有时是不被人注重的常识。”希望在自然中,你也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份美好。而一旦你开始留意,就不会再视而不见。


    2023年11月24日(周五)晚19:00,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刘华杰,前媒体工作者、自然写作者欧阳婷,《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丘濂将做客 DT51 3F RENDEZ-VOUS,我们生活中那些值得被细心观察的角落,一起感受自然治愈人的力量。


     图片



    【活动嘉宾】


     图片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近些年致力于复兴博物学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中国类科学》《殿里供的并非都是佛》《中央之帝为浑沌》《自然以自由》等。三联中读“透过《物种起源》看世界”主讲人。



     图片

    欧阳婷

    出生于新疆,生活在北京,前媒体工作者,因喜爱植物和鸟类而多年专注观察和学习自然,并且进入到自然写作领域。2021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自然随笔集《北方有棵树》,获得多项奖项。目前在写作第二本书的过程中。



    【主持嘉宾】


     图片

    丘濂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丘濂·自然自在”播客主播。



     图片


    【推荐阅读】


    伊甸园:植物插图杰作》

    A Garden Eden

    图片

    作者:H. Walter Lack

    出版社:TASCHEN


    为了追求知识和乐趣,植物插图的制作不仅需要一丝不苟的绘图技巧,还需要严谨的科学理解。这本 TASCHEN 经典之作的新版精选了维也纳国家图书馆的杰出作品,其中包括许多新图片,以弘扬植物学的传统和才华。从拜占庭手稿到 19 世纪的杰作,从牡丹、马蹄莲到菊花,这些精美的复制品在准确性和美观性上都令人目眩。无论是轻柔卷曲的叶片、纹理精确的果实,还是纯粹的美丽和多样的色彩,我们都在赞美一种既温柔又精确的艺术形式,在我们对周围生态环境和自然植物的珍贵性日益增强的意识中,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共鸣。


    《何为理想生活》

    图片

    作者:[奥] 伊戈尔·约西福维奇 / [荷] 朱迪丝·德·赫拉夫

    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何为理想生活》是风靡全球的理想生活指南,自出版来,已有英、德、法、荷、捷、俄、挪等9个语言版本在世界范围内热销。在Instagram上拥有百万粉丝的“都市丛林”(Urban Jungle)博客,汇集了全球超1200位绿植爱好者,共同发起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提案:“与植物同居,过更有格调的生活!”《何为理想生活》精选其中18位人气博主的绿色提案,介绍11种好看又好养的明星植物:仙人掌可以塑造雕塑风格,龟背竹可以营造热带雨林风,镜面草能打造视觉焦点,肖竹芋可以让植物群大放异彩……还有30余种超上镜的植物造型技巧:利用高低错落摆放打造“小丛林”、利用背景墙突出植物颜色等,随心切换波西米亚、狂野沙漠、极简北欧等颜值爆表的家居风格。书中包含每种植物的护理卡,以及植物相框、植物吊篮、苔玉、玻璃盆景等高颜值植物周边的简易制作方法。超100张绝美大片,四色印刷、装帧精美,伴你开启舒适、健康、美好的“都市丛林”生活!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

    图片

    作者:[英]杰夫·霍奇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是一本实用的指南,读这本书,园艺爱好者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以及影响它们生长的因素,从而获得更好的种植结果。当然,这也是一本植物学和园艺术语的参考书,集结了植物学家们观察和研究成果。精美的植物插画和简明的示意图贯穿全书,帮助读者们轻松理解三千余条植物学词汇和专业术语,更方便读者把园艺知识运用到每日园艺实践中。


    《玫瑰之吻》

    图片

    作者:[美] 彼得·伯恩哈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这是一本关于花的植物学博览和知识宝库。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把标尺,一个象征。人人都喜欢花,但又有谁真的懂花呢?仔细观察花并探究花的构造、功能与起源的人更是不多。这部令人动容的著作从我们熟悉的玫瑰萼片讲起,内容涉及花的结构,花何时开放、何时凋零,花粉与传粉,花与昆虫的有趣互动,花与人的亲密关系,一直到花的演化历程。从诗歌、历史、神话、考古等,来展现花的知识和文化,尽显大自然造物的奇妙和精致。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cinla
      报名

      (2年前)

    • 冯瑜
      收藏

      (2年前)

    报名须知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SKPRendezvous】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活动主办方更多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免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