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开幕 2021年7月17日(周六)15:00 展期 2021年7月17日~8月7日(周一至周五 9:30~17:30,周六日 10:00~18:00) 地点 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123号之二,新广州画廊 免费入场 主办 大艺博 交通 广州地铁6号线东湖站B1口出来右转,步行100米即到 ★ 开幕日惊喜:艺术家将亲临现场导览、交流! ■ 前言 现实当中的美好不一定是如理想主义那般纯净无暇的,那往往有可能陷入极端的沼泽当中,如罗曼 · 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正因如此我选择了明亮、通透和彼此。 ■ 展览主题 关于短暂的天堂:展览希望呈现出清澈透亮的氛围,这是我对美好事物的内心图画。同时希望传递一种积极的未来整体观,虽然作品大多是以分解的图式呈现,但这是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并寓意一种新的状态和组合。接受既定的存在,停止无谓的谴责,这只会拉锯消耗彼此,身处时代的我们无法用停止脚步来摆脱困境,因此,仍然是那些俗套的大道理。美好的愿景并非遥不可及,也不只是消纵即逝的当下,而是在于生命中每个短暂的美好。 ■ 序 最高点的标本 ——写给车骏飚 齐喆 即使是站在车骏飚的对面,望着他那双镜片后的眼睛,我依然猜不透此刻他的内心在想些什么。我认识车骏飚已经超过十年的时间,他也在这十多年间,在广州美术学院先后接受了关于壁画的本科教育和关于公共艺术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然后他离开广美,在成为一名教师的同时,更多时间是以一名独立艺术家的身份在进行创作。我每每望着他蓬松的掺杂着白发的头发,想象着在这颗头颅中,究竟蕴藏着些什么样的思维? 在我的印象中,车骏飚是一个有一点佛系的年轻人,他与世无争,跟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总是对具体事件有一分抽离,做人是这样,做作品也有同样的气质。 去年我们分别在不同的区域,共同经历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疫情。国内疫情相对稳定后,我们也见过几次面,交谈中谈生活多谈艺术少,直到最近他拿出这批我从没见过的新作品,说即将举办一个小型的个展,透过这些作品观看艺术家,我发现车骏飚显然比我以前认知的要更加复杂一些。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全人类共同的灾难,每个人都会想,明天的世界会更好吗?艺术家们敏锐的感受力会让他们在这种时刻感受到更强的冲击,也更容易感受到一种无力感。车骏飚告诉我他希望这个展览能呈现出光的感觉,他要做一个清澈透亮的展览,他希望观看他作品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中每个短暂的美好,珍惜这种美好,感受它,理解它,体验它。 车骏飚无疑是一个操控运作材料的高手,他的教育背景带给了他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关于物质属于他个人的体会,而他也在自己的创作中逐渐呈现出将物和自己的想法有机结合的一种独特的趋势。在本次展览中,除了他最熟悉的大漆材料之外,车骏飚加入了金属箔、现成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加入了大量的环氧树脂和玻璃材料。在形式语言上也出现了两极化的撕扯和分裂,一方面他继续在抽象的、符号化的领域里尝试和探索;另外一方面,他又用各种非常规的材料来进行具象化的图像绘制的创作。当这些或具象或抽象的图像或符号语言非常和谐地融入到这些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中时,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了,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通透的被封存的记忆,这些作品呈现出重组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这些刚刚经历过灾难的人们有更深入的思考。 我一直以为车骏飚是一个更加注重自我内心表达的艺术家,但是他的作品每每让我惊诧于他的社会责任感。此次他直面这个刚刚经历了一次劫难的时代,作出一个艺术家负责任的反馈。基于此,我想我应该在文末送几句话给车骏飚和他这次的个展,但是我发现自己想说的话,早在80多年前就被鲁迅先生说得更加言简意深,远非我所能,那我就把鲁迅先生这几句话直接抄录过来送给阿飚吧。 “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 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品,是表记中国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标本,不是水平线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数。 —— 鲁迅《随感录四十三》” 齐喆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秘书长 部分展览作品 车骏飚 被截开的时空 40×25×60cm 装置 漆、木、铜、玻璃 2020 车骏飚 风景01 160×150cm 综合材料 漆、环氧树脂 2021 车骏飚 窒息体验 480×60×60cm 装置 漆、玻璃 2020 车骏飚 风景02 75×12×60cm 装置 漆、环氧树脂、水泥 2021 车骏飚 潘神的森林 100×60×60cm 装置 漆、环氧树脂 202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