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你也可以拥有这款古法制作的芳香雅物
Hide
香,灵动高贵又朴实无华;
玄妙深邃又平易近人。
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
于有形无形之间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香”几乎贯穿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用香了,在红山、龙山、良渚文化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陶薰炉;在商朝,人们用郁金和黑黍做成香气浓郁的酒,叫做“鬯”。
良渚文化 · 竹节纹灰陶薰炉
先秦时期,就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被称为“容臭”、“佩帏”。《礼记》中有“衿缨皆佩容臭”,《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到了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极大的丰富了香的种类,苏合香、乳香等树脂类的香料开始变多。
唐朝时,精美的银香囊已成为时尚,杨贵妃死后有“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之说;
宋朝的《香谱》和《陈氏香谱》中,也记载了大量古代香方及古代香文化。
唐 ·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香珠是“香文化”的一种表现,其“集本草之效,兼诸香之妙”。
明朝时,香珠开始盛行,周嘉冑在《香乘》中记载了“合香香珠”:“交趾以泥香捏成小巴豆状,琉璃珠间之,彩丝贯之,作道人数珠。入省地卖,南中妇人好带之。”
清朝,中药香珠又被称作“锭子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据《清宫医案》记载,御医为雍正帝配制“避暑香珠”,夏日佩之以避秽,醒脾清暑,解除湿热之毒,紧急时,可以嚼之治疗中暑。
清·合香香珠
《红楼梦》中,元妃赐给贾母的“伽楠念珠”便是沉香与奇楠所制,赐给宝玉和宝钗的端午节礼“红麝香珠”,就是用多种香料与中药调和做成的。
那么,中药香珠是怎样“炼”成的呢?它的材料是依照个人体质辨证开具的方药,经过选料、泡制、研磨、混香、捶打、醒香、定型、阴干和窨藏等精妙工序制成,戴在身上,既美观又可享受香气带来的愉悦,同时又有调理气机,醒神健脾,化湿辟秽等功效。
中国的香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香的使用既是过去文人墨客高雅志趣的反映,是颐养性情、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神正魄的良药,更是怡情启慧、调节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
伯华国医联合中医学硕士、中医世家传人、国家级名老中医张代钊再传弟子王俭老师特别定制了一期『香席文化·中药香珠制作』活动,在幽幽暗香中了解中医文化,学习药学知识,领略手工技艺,亲手制作一条独一无二的中药香珠手串。
制做香珠的过程亦是静心的过程,是与古人心灵相通的过程。
小暑将至,我们已备好清润生津的酸梅汤,邀您一起合香共饮。
王俭老师
中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世家。师从郝迎旭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张代钊再传弟子。临床中擅长综合运用方药、推拿、针灸、香薰等中医传统诊疗方法,内外兼顾诊治常见内、妇、儿科疾病。在中药香薰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及失眠、焦虑等精神系统疾病方面深有研究。
7月10日周六下午14:00 - 17:00
- 介绍香料及香珠的历史源流;
- 手工制作香珠,半成品需留馆风干一周;
7月17日周六下午14:00 - 17:00
- 沉香、檀香、乳香等常见香料的药性及辨识;
- 香珠的搭配及保养注意事项介绍
- 完成香珠手串制作
1、为每一位学员提供个人体质辨证服务,
指导适合佩戴的香珠源材料;
2、课程中制作的香珠成品均可带走;
仅限8人
本次活动为精品小班课程,老师全程一对一指导学习与制作,为保证学习效果,席位有限,先到先得。
980 元 / 人
(包含制作香珠所需的物料及一些较为名贵的香药)
孔医堂望京馆二楼
北京市朝阳区方恒时代B座104-105
可拨打客服电话咨询
13810401609
1、地铁:14号线望京南站A口出,在导航的指引下步行约15分钟,共享单车骑行约8分钟到达;
2、公交:可乘坐538、536、445等线路在国风北京站下车,或乘坐991、854、851等线路在大山桥北下车后步行可到达;
3、开车前往,将车停在方恒时代B座地下停车场即可。
4、如有其他疑问,可致电咨询,客服电话:13810401609。
(注:本次活动报名少于5人时,活动将延期进行)
北京伯华国医传承发展中心是由孔医堂创始人,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嫡孙,孔子第七十六代孙孔令谦先生,联合北京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联盟促进会、北京宣武中医医院等六家机构、团体共同发起,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复,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成立的一家非营利性组织。
中心充分发挥所拥有的核心资源、核心理念和核心技术,为深入研究北平国医学院教育思想,传承国医文化,承接政府委托的中医师承和传承教育,实现中医药资源的社会化和公益化转化,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伯华国医传承发展中心是由孔医堂创始人,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嫡孙,孔子第七十六代孙孔令谦先生,联合北京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联盟促进会、北京宣武中医医院等六家机构、团体共同发起,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复,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成立的一家非营利性组织。 中心充分发挥所拥有的核心资源、核心理念和核心技术,为深入研究北平国医学院教育思想,传承国医文化,承接政府委托的中医师承和传承教育,实现中医药资源的社会化和公益化转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