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乐易读书活动宗旨
聆听琴乐,升华心灵。
音乐可以引发情感想象,升华精神境界,甚至增强认知能力,在科学界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从小的教育往往注重智力的开发,而忽视情感的教化,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常常蜕变为某种知识竞赛式的另一种灌输,导致普遍的情感想象能力的缺失。
不管是个人,还是整个人类,都是以追求优良的生活为宗旨。我们对各种生活的感受与体验,最终是要通过审美体验后才能够升华,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
作为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古琴音乐对陶冶性情、培养情操所具有的优越性,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充分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是琴棋书画,而四艺中琴又是排在第一位。因为古琴音乐不仅韵律优美,富有情感,它的作用及意义既可以寄托人们的思想感情,聆听也是一种精神享受,同时,它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义,这在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尤显重要。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古琴文化遗产,不仅为孩子,还有大人,营造一个充满天籁琴乐的生活环境,用动听优美的古琴音乐潜移默化地去滋养我们的心灵吧!
往期内容回顾:
通过2024.3.23第四讲《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4-物质性空》,按照量子力学的说法,没有什么是真实的,我们不去观察它们时,则什么也不能说。这样一来,我们也就明白了,经典物理学所给予的物质存在性信念,与其说是表明真实物质的存在,倒不如说是心灵观测作用的结果。用东方哲学思想来讲,对于天人合一的空性,一切存在于意识的体悟之中。不存在什么“客观”的对象,一切“观察”都是“主观”的体现!宇宙的终极本体是一个具有叠加精神与物质两极的单一状态,是真空缘起的空性。也就是说,我们整个物质世界与我们的精神世界实际上是整体关联在一起的。
通过2024.5.25第六讲《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6-神经机制》,周昌乐教授带我们领略了大脑和神经机制的神秘与伟大,他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于塑造特定的大脑。一切学问都是大脑的杰作,一切唯“脑” 识。
不仅让我们见证了大脑如何一步步塑造人类特有的智慧。大脑的可塑性也告诉我们,无论年纪多大,从现在开始去塑造我们的大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创造性思维,作为智能时代的关键能力,让我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哪怕现在AI日新月异,我们人脑也有其独特优势。
通过2024.6.22第七讲《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7-正心静坐》,让我们了解到儒家静坐正心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讲座也从现代科学诠释了静坐有利于缓解压力、增强免疫能力、防止心脏病与癌症、消解负面情感、治疗忧郁症等精神疾病。它将帮助我们以清明、良好、平和及快乐的心态走向轻松生活,是应对外部复杂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2024.7.20第八讲《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8-意识反观》,让我们了解到千江有水千江月,人人都有佛性,个个心中有仲尼,宇宙精神人人有之,每个人需要把它显现出来,不要被他蒙蔽了。所谓悟识,就是通过“无住生心”,就是去除一切内外意向对象后的意识状态,达到对外离相,于内无念,而生其意识之心。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慢慢修行。
通过2024.8.24第九讲《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9-精神作用》周昌乐教授根据万物缘起理论,智慧生命的演化和意识的自明活动,提出了全新的精神学说原理。不仅让我们了解到精神的由来,更让我们明白,人的存在最根本的是精神的存在。人生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体验,取决于人们的精神状态,那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所以,人还是需要有点精神的。
通过2024.9.28第十讲《2024年乐易读书会纪实10-仁爱集义用》了解了人生不幸的原因,以及过上幸福生活的三个条件:物质丰富,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也让我们知道,人生是一个过程,没有目标,这个过程中,你过得很充实,幸福,愉悦,很健康那就是美好的人生。所以你只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enjoy life,充分展现你的生命力,而生命力展现的最高表现是“爱”,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并且通过消俗虑,明理境,正心态,几空灵,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最后达到周易妙论所说:乾以易知(乐天知命,故不忧),坤以简能(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本次活动采用主、客场的形式开展,杭州为主会场,其它各地为分会场形式。
欢 迎 交 流
想要进一步了解,可搜索新浪微博
”厦门大学 周昌乐“
或者搜索乐易读书微信公众号
“丰乐亭”
厦门大学的丰乐亭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军委大叔】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