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当今已经不受形式、场地所限。不论是线上和线下课程,还是展览、讲座、论坛、工作坊,甚至是生活实践本身,都可以具备教育属性。深圳设计互联作为一个艺术机构,链接公众、学校、企业、政府、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同时也开展了大量的公共教育实践。
2019年,设计互联创建“设计互联EDU”。几年来,设计互联EDU不断尝试探索公共教育与活动的价值所在。在469位志愿者的共同参与下,设计互联EDU策划组织过360余场活动,于13所学校开设博物馆课程,累计授课381课时。
数百场活动和课程引发了一个思考: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公共教育?大众对艺术机构公共教育的想象和期待是什么?艺术机构如何更深入的开展公共教育?
本次教育者沙龙邀请设计互联EDU负责人黎潇楠,从设计教育、社区营造、乡村美育三个方面介绍设计互联EDU的公共教育实践。
分享嘉宾
黎潇楠
设计互联副总监,设计互联EDU负责人,也是一名活跃的展览活动策划人,关注实践艺术与公众、社会融合的方式与可能。策划《去!设计社区节》、《博物馆课程系列》、《夜宿艺术馆》等公共教育项目;管理《源于自然的时尚》、《设计的价值》、《数字之维》、《造物新世代》、《百年国漫大展》等展览项目逾70项。曾任雅昌艺术中心展览主管、华美术馆展览与媒体统筹等职。
分享主题
与社会共设计
—— 设计互联的教育实践
艺术机构如何将公共教育做得更加深入?在不断实践中,设计互联EDU逐渐总结出一些公共教育路径:响应当下社会议题,产出内容与现实关联;以平台为优势,联动政府、企业、学校、机构协会等组织,强化社会关联;在博物馆、社区、工厂或企业进行场景化教学;让课程走进学校,邀请教育工作者、设计师、学者、博物馆人员、艺术家、学生家长等参与共创。
2021年,设计互联EDU与深圳及周边学校开展深度合作,为千余名老师和学生教授了设计美育课程;为贵州学校提供艺术课程,向两地青年人和教师创造了共同学习的机会;《去!设计社区节》联动深圳市内多个公共空间,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营造美好生活空间。
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积极的公众参与是公共教育的生命力所在,设计互联希望从不同维度拓展设计价值、发挥教育效力、加强社会链接。本期讲座嘉宾黎潇楠以“与社会共设计”为主题,从三个方面介绍设计互联EDU的公共教育实践。
●设计教育:围绕展览策划公教活动,联动学校开展艺术课程
●社区营造:通过社区艺术节、文化艺术节、嘉年华链接社区居民
●乡村美育:推动设计教育,服务贫困地区师生
丝绸博物馆特别公教:衣从万物染色工坊 ©设计互联
博物馆策展与艺术驻地创作课程:荟·艺术馆项目 ©设计互联
博物馆校园设计之旅:育才二小 ©设计互联
教师培训-万科梅沙书院:大梅沙社区设计田野工作坊
©设计互联
第四届《 去!设计社区节》调研蛇口 ©设计互联
本活动由主办方委托【活动行】票务代理,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知艺文化】提供,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报名。
本活动由「活动行」为您开具发票,如需发票,请登录活动行APP提交申请,活动行将在活动结束后7日内为您开具电子发票并发送至您的邮箱。
本活动支持退款,如需退款,请于活动开始时间的24小时之前提交申请,24小时内不接受退款。退款时,活动行将收取票价的10%作为退款服务手续费。
如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沟通、协商解决,您也可联络活动行客服进行协助。
针对虚假活动、内容侵权等行为,欢迎举报;一经核实,活动行有权进行账号管控或内容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