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线下读书会 | 520,我们相约在《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2023年5月20日 14:30 ~ 2023年5月20日 17:00

收起

活动票种
    付费活动,请选择票种
    展开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收起

    读书

    涤/除/一/切/杂/念

    我们在这里,探索一本书





    “阅读如果有意义,有且唯一的意义,

    是带给我们思考。”


    That's the thing about growing up.




    四月暮春,五月浅夏,半城春风,半城夏花,这是一个温柔的月份。鸡蛋花与黄花槐不分前后热烈地盛开。树与水相得益彰,云与天相映成画,风与月相印为诗,人与人所相得其趣。


    夏天是热烈的,万物在蓬勃地生长,所有浪漫的表白都藏在日常的生活底色里,让人常感温暖。


    有些人偶然闯进生活里,可能只是陪我们走一段路;有些人一直在我们身边,陪伴着我们走过整个人生。这些陪伴着我们的人,身上总是拥有着无尽的阳光,照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如沐春风。是时候说一句爱。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流年里,“爱”应该是一幅纯粹而干净的画面,深深地雕刻在心间,放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你风尘仆仆走向我,胜过所有遥远的温柔。我借着五月的名义,开始期待夏天的风景,还有那个好久未见的你。


    520,让我们在一场读书会里相遇。在这样表达爱的日子里,用一杯咖啡的时间,我们与书联结,以心交流。向他人,也向自己表达爱意。


    因为,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生活,但常常地,我们被欲望过度支配,被迷茫无助占领,被黑暗虚无吞噬...


    我们为什么来这里?我们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又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这本《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的书籍,能让我们有一些启发。





    01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出版于2019年,作者约翰·史崔勒基,和书里那个“约翰”一样,曾经非常迷茫。他本来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企业工作多年。


    32岁那年,他突然和妻子背起行囊,踏上环球之旅。9个月后,他返回美国,将经历和感悟写成书,自费出版,没想到一年内成为畅销书,被翻译成39种语言。


    它是一本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约翰由于对工作的厌倦打算驾车去度一个星期的假,却在高速公路上遭遇堵车,烦躁地另寻路途而迷失方向,在油箱耗尽之前找到一家仿佛坐落于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名叫“为什么来这里咖啡馆”。


    本想在饥饿的时候点餐,却发现菜单上有三个“奇怪”的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你害怕死亡吗?”

    “你满足吗?


    不止是菜单奇怪,咖啡馆给人的感觉也很奇怪,虽然想离开,但内心有个声音让自己留下来。于是,在这家咖啡馆里,他遇到了咖啡馆服务员凯西、咖啡馆老板兼主厨迈克和客人安妮等人,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探讨了菜单上的这三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本书篇幅小,是以故事形式讲述关于“生存意义”的人生哲学,提出了“存在意义”——PFE(purpose of existing)这一概念,表达了要把握当下,找到并做自己喜欢的事的观点。


    有人问,《世界尽头的咖啡馆》是不是鸡汤?我觉得不是,它没有空泛地说教,而是给出一种思路,一种可能。当我们开始认真地思考,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些变化就已经开始了。



    02

    困住我们内心的是什么?





    卡夫卡曾说:“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在生命结束时,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化为虚无。因为生命的有限,我们才会有越来越多困住自己内心的冲突,在有限的时间与无限的欲望中博弈。


    主人公约翰有着体面的工作、知心的朋友,生活本该安稳惬意。可他却越来越感到迷茫困惑,有时会莫名很沮丧,心里常想:

    “我的人生就该如此,没有其他选择了吗?人活着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书中的安妮,也有这种困惑。她从事着广告行业,终日忙于工作,很少有自己的闲暇时间,更不用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用丰厚的物质奖励,给自己带来短暂的幸福和满足,最后却发现自己为了满足物欲,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工作,越来越觉得虚无。


    正如毛姆所说“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即使我们心里一直有另外一个声音,我想过的是另外一种生活。


    其实,一个人,心里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出现的时候,不是闲得无聊无病呻吟,而是藏在心底那个真实的自己,开始被唤醒。要怎样走出当下的困境,接纳真实的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呢?我们可以回到书中的三个问题上。


    1.“你为什么来这里?”

    这个问题与咖啡馆无关,其实是在问一个人为什么存在?”


    凯茜说:“在我们努力实现PFE(即存在意义)的过程中,我们受到的外部限制少之又少,更多的限制是我们自己加在自己头上的。”想法局限了行动。


    2.“你害怕死亡吗?”

    我们所有的焦虑背后,其实是来自死亡恐惧。看起来死亡离我们很远,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开始衰老,就会意识到死亡在靠近。


    因为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有开始,想陪的人还在远方,想说的话一直埋在心底……所以害怕未来有一天,再也没有机会了。


    当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时候,那这个死亡焦虑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你满足吗?”

    很多人无论何时都会觉得自己生活中永远缺点什么?具体是什么也不清楚,只是莫名的觉得生活再多点什么会更完美。


    同样与前面的问题是连接的。当我们弄清自己为什么存在?并且开始为这个存在意义做出实际努力后,才能感到满足。


    我们最大的困境在于第一个问题,当我们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时。我们该如何去实现它呢?书里有很多的启发。


    比如关于绿海龟的故事,它是如何借海浪的力量让自己顺势而为。比如商人与渔夫的故事,当下与退休的思考,努力挣好多好多的钱,为了退休去过上渔夫当下正在过的生活?比如关于“移走高尔夫球”的故事,如何面对焦虑源头。


    生活本来就很精彩,只不过有人没发现自己是作者,没发现,他们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创作。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以我们喜欢的方式生活着。


    这个世界没有尽头,世界的尽头也没有咖啡馆。也许每个人心中都该有这样一个咖啡馆,人生不能一直疲于奔波,当我们感到累了,倦了,迷茫了,不妨让自己坐下来,静下来,慢下来。就如这样一个午后,我们在一起读书谈心。





    关于读书会


    一、分享书籍:《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活动时间:2023年05月20日(周六) 

                    14:30-17:00

    2-活动地点:一米心理

    (天河区龙口东路354号天诚广场513室)

    3-活动流程:14:30-15:00签到及破冰活动

                    15:00-15:30分享书籍

                    15:30-17:00团体互动、合影

    4-活动人数:12人

    5-费用设置

     1)非会员 19.9 元 

     2)一米会员免费参与,找工作人员获取邀请码(请确认时间准时参与,否则将暂停一次参与会员活动的机会。)


    温馨小贴士:为了让大家能有更好的参与体验,需要各位书友提前阅读书籍,在交流过程中言论自由、不对他人攻击。我们真实地、真心地在这个空间里流动起来。


    二、分享老师:王群



    在这样的午后,愿与你相遇,也许顿悟就在一瞬间,就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





    举报活动

    活动标签

    最近参与

    • 516437***
      报名

      (2年前)

    • 小成
      收藏

      (2年前)

    • xh
      收藏

      (2年前)

    • Maymay
      收藏

      (2年前)

    报名须知

    本活动由主办方委托【活动行】票务代理,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一米心理】提供,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报名。

    本活动由「活动行」为您开具发票,如需发票,请登录活动行APP提交申请,活动行将在活动结束后7日内为您开具电子发票并发送至您的邮箱。

    本活动支持退款,如需退款,请于活动开始时间的24小时之前提交申请,24小时内不接受退款。退款时,活动行将收取票价的10%作为退款服务手续费。

    如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沟通、协商解决,您也可联络活动行客服进行协助。

    针对虚假活动、内容侵权等行为,欢迎举报;一经核实,活动行有权进行账号管控或内容删除处理。

    您还可能感兴趣

    您有任何问题,在这里提问!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请规范用语。

    全部讨论

    还木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活动主办方更多

    一米心理

    一米心理

    一米心理专注于儿童心理咨询师培养和儿童心理咨询服务。一米心理于2013年正式注册成立。 创办以来,一米心理一直专注于国家心理咨询师的人才培养。截至2017年,已经培养出2000多名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学员们已陆续在广东省各地开办心理咨询工作室。 2018年起,一米心理重点发展儿童心理服务,全面开展儿童心理公益活动、儿童心理专业测评、专业儿童心理咨询师培养、儿童心理咨询、父母学堂等项目,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心理研究中心,为推动心理商业化发展而努力!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

    免费发布